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金融街

温企首发定向债,规模一亿元

发债能解几分渴

  记者 徐齐

  本报讯 3月1日起实施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对温州企业发行定向债作出了规定。仅时隔一个月,温州首单企业定向债便成功发行。

  日前,“沪光集团定向债”计划发行1亿元,第一期3000万元已由承销商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转账到该公司的账户,发行期限为3年,债券票面年利率10.7%。

  首单企业定向债的成功发行,令面临融资难问题的温州企业界人士为之振奋:温州在银行融资之外,找到了一条直接融资的新路。至于这新路好不好走、能走多远,专家们提醒:要量力而行,谨慎乐观。

  融资门槛降低

  温州民企沪光集团是乐清市一家变压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蒋元华告诉记者,这次计划发行定向债1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采用固定利率形式,债券票面年利率10.7%,单利按年计息。按照公司需求,目前已成功融资第一期3000万元,4月初还有2000万元到账,剩下的5000万元预计于7月份到账。

  债券的承销商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蒋平介绍,定向债不需要通过上交所等机构,只要经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即可发行,因此承销商的自由度相对较大。他认为,对温州众多企业来说,企业定向债是个不错的选择。

  温州市金融办市场处处长金冶介绍,《条例》中,对发债企业的限定要求最主要就是两条:“经营状况良好,有足以支付融资本息的能力”、“融资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而在温州,符合这一发债条件的企业其实很多。在《条例》实施以前,浙江企业发私募债,要依照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推出的企业私募债要求。记者查阅了相关规定发现,私募债对发债企业的要求比定向债要高不少,比如它对企业的净资产、企业尽职调查经验、会计审计报告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限定。

  “我们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目的就是要让望私募债兴叹的中小企业实现与直接融资市场的对接。以最有效、最普遍适用的办法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这正温州金改先行先试的目标所在。”金冶说。

  摆脱互保困扰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通过联保、互保向银行贷款已经成为其主要融资方式,但这也可能带来巨大风险。蒋元华说,他的企业“身体健康”,但是去年因为互保链中一家企业出了问题也被银行“减贷”,直接影响了生产和发展。

  “这两年,互保链几乎成了企业发展的‘定时炸弹’,企业希望尽早摆脱互保链对发展的干扰。”蒋元华透露,这次募集的1亿元资金中,一半用于解除“互保”,另一半将作为投资新项目的备用资金。

  “定向债对企业而言,最大的优点在于周期长,企业获得了对负债进行长期规划、组合的可能。”贺平说,银行的贷款周期大多不足一年,而定向债的周期在1年以上。此次,沪光募集为期3年的定向债,使企业的还款坐标延长至3年,有利于企业金融的统筹和长远规划。

  融资成本不低

  当然,企业发行定向债,在获得了较长的还款周期背后,所付出的成本也值得关注。据中新力合方面透露,沪光集团此次发放的定向债,10.7%仅仅是用于支付投资者的票面利率,加上支付承销商的成交费、支付担保公司的担保费、支付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服务费用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将达到13%左右。

  “实际上,我们最担心的也是企业融资成本问题,目前温州企业的毛利率平均在15%左右,10%以上的融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还是有些高了。”温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但也有人对目前温州企业发定向债的前景表示担心。一位资深投资人说,如果有的企业发债是为了找到“救命钱”,把募集到的资金全部给了银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自己没有“造血”能力,由于融资成本较高,不仅企业美梦易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温州的产业格局看,总体偏于传统、中低端。客观地说,能够被承销商选中的企业比例有限。

  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总监贺平表示,他对企业定向债的业务总体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金融机构普遍压缩信贷规模的背景下,允许企业发定向债,其正面引导作用不可小视;但目前,扶持哪些企业、淘汰哪些企业,仍然是首先需要理清的问题。”


浙江日报 经济·金融街 00010 发债能解几分渴 2014-04-08 3426506 2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