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
——学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的认识和体会
中共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14年4月)
●全面把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的丰富内涵,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思想体系
●全面把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所蕴涵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加深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独特魅力和领导风格
●全面把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的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重大决策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
——学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的认识和体会
中共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14年4月)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生动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围绕贯彻中央精神,带领省委“一班人”领导全省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我们要全面把握这两部专著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倍加珍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经验,强化推进浙江改革发展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
一、全面把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的丰富内涵,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思想体系
这两部专著,全面反映了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浙江任职期间思考和处理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工作的心得体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带领省委“一班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
1.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论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八八战略”是省委贯彻中央精神的产物。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八八战略”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八八战略”是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果。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用大量时间深入市县和省直部门调查研究。他强调,调查研究要在内外结合上力求跑遍、跑深、跑透,“八八战略”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形成的。“八八战略”是对浙江基本省情的全面把握。其核心要义,就是立足浙江实际,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创造条件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2003年1月,时任省委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在省“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培育浙江发展新优势作了阐述。2003年2月,在主持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时,习近平同志进一步阐述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并从七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深化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认识,“八八战略”由此初现端倪。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全省深化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电视电话会议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的“八八战略”。这一重要思想发表后,得到了全省上下特别是省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致认同。根据省委决定,在2003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省委完整地、系统地提出了“八八战略”: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习近平同志强调:实施“八八战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刻理解“八八战略”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更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咬定目标不放松,一任接一任、一届接一届地抓下去,努力推动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论述,推进平安中国在浙江的实践。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是2004年5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6处提到“和谐”二字,其中在全面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3年和2004年初发生的几件事,引起了习近平同志的深思。一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尤其是2003年浙江发生大面积、长时间旱灾,严重影响了经济生产和群众生活;二是由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高发态势,而且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三是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交通安全事故造成死亡人数上升较快;四是海宁市因一些老年妇女的迷信活动引发“2·15”特大火灾,嵊州、新昌、永康个别演艺厅涉嫌色情表演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习近平同志从中敏锐地把握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从大平安的角度深入研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及时建议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浙江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为建设平安中国提供了实践样本。当年,习近平同志鲜明指出:崇尚和谐,企盼稳定,追求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平安社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富裕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富与治安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推进经济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样是政绩。只有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狭义的“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着眼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的有机统一和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各方面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使之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当时,省委据此提出“五个更加”的总体目标和“六个确保”的具体目标,即: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康;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确保治安状况良好、确保经济运行稳健、确保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习近平同志还强调:在和谐状态下,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当年的这些重要论述,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富有哲理。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和谐的内涵和特征,把握平安浙江与平安中国的历史逻辑和内在联系,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建设平安浙江的新实践。
3.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论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是2005年7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总结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实践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浙江省委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1999年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取得了明显成效。习近平同志深谙浙江文化特点,深明文化发展规律。他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强大的根本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就在于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就在于全省人民大力发扬“浙江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工作力度。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就是要着眼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就是要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加快建设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四个强省”。他还深入挖掘浙江人民推进改革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创新品格和创业精神,对浙江精神进行新概括新提炼,强调要在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精神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使之成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努力开拓浙江文化发展新境界。
4.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重要论述,把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建设法治浙江,是2006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浙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法治中国在省域层面的实践探索。习近平同志对法治浙江建设思考和酝酿较早。他认为,浙江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腾飞期、增长方式的转变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开放水平的提升期、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推进法治建设、提高治理能力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的客观需要,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2004年10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以后习近平同志又指示省委政研室开展法治浙江研究工作。2005年,省委将建设法治浙江作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由习近平同志主持调研工作,还专门成立了建设法治浙江工作筹备小组。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在推进法治浙江建设中,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更好地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那种假借民主、假借法治来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民主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没有法治的民主,是无政府的民主,就是“文化大革命”式的“大民主”。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能盲目照搬别国民主发展模式。他还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其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贯彻实施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立法和监督职能,切实保证宪法和法律在全省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支持政协积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把民主协商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决策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各级司法机关坚持执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些重要论述,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思想脉络上是前后相续、融会贯通的。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推进法治浙江建设,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5.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创建生态省的重要论述,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示范、作出贡献。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大力倡导并着力推进的重大决策部署。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早在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就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浙江为继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之后的全国第5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后,习近平同志系统研究和阐述浙江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意义、良好条件、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省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努力把浙江率先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省委、省政府据此制定《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具体部署实施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镇建设、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碧海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等“十大重点工程”,开展“811”环境治理行动,明确努力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的目标,并将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工作目标责任制,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类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2005年上半年,浙江连续发生东阳画水、京新药业、宁波北仑、长兴煤山等多起因环保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习近平同志及时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同时举一反三,借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力遏制了浙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他在全国第一个生态县湖州市安吉县调研时还深刻提出了“两座山”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人们在发展之初,一切为发展让路,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第二境界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感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认识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第三境界是科学发展的实践启示人们,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还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经济增长是政绩,保护环境也是政绩。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是不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早抓事半功倍,晚抓事倍功半,越晚越被动。这些年来,浙江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名列全国省区市前茅,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实践依据。我们要更加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顺势而为地谋划和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建设美丽浙江的实践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实践示范、作出积极贡献。
6.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同年10月,省委召开十一届七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作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浙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部署。在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省委提出了“巩固八个方面的基础,增强八个方面的本领”的具体要求:一是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加强理论武装和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的本领;二是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全面推进经济强省建设,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三是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领;四是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领;五是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全面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六是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体制基础,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不断增强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本领;七是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干事业的本领;八是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本领。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和重点,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浙江现在仍然按照这个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巩固八个方面的基础,努力增强八个方面的本领,着力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7.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注重基层实践的重要论述,不断推进浙江创新发展。注重基层的探索创新,总结一线的实践经验,是贯穿这两部专著的一条重要脉络。无论是对“八八战略”的总体谋划、还是对各地特色优势的调研分析,无论是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还是对社会进步的具体部署,无论是对党的建设的总体把握、还是对基层工作的悉心指导,都体现出习近平同志特别注重基层实践、深化改革创新、善于总结经验的政治敏锐、领导风格和务实作风。比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专门编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是龙头工程、基础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一节,《之江新语》一书中也有“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抓反哺富村、促改革活村、讲文明兴村、建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专述。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根据当年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调研后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要求,在全省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浙江推进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一工程实施十余年来,有力促进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全省建成了一大批全面小康示范村和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些要求,他当年在浙江推动这项工作时都曾反复强调。又如,在这两部专著中,都有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论述。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学习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抓手,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架网络,明责任、强保障,使“枫桥经验”在全省城乡基层单位全面推开,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00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政治意识,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这些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这一要求,着力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局工作之中,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治本抓源、德法兼治,重心下移、夯实基础,及时有效地化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再如,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和推广,也是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调研后发现、总结和倡导推广的。2004年6月,金华市武义县率先开展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在该县后陈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民主监督组织,由群众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村务监督特别是村级财务监督,使各种问题和矛盾有了内部化解的机制。随后,全省各地对村级民主监督的组织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村级民主监督机构。习近平同志了解这一情况后,于2005年6月专程到后陈村实地考察调研,详细了解村务公开情况和村务监督流程,与基层乡村干部进行座谈。他强调,“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要总结经验,继续深化,不断完善,把它作为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一个课题、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好”。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推动下,这项工作很快在全省推开和规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被写入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中所提及的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是当年习近平同志的基层联系点。这一联系点地处浙西偏僻欠发达山区,距离杭州市区210公里,那几年习近平同志先后去了7次,进村入户,察看村容村貌,考察农业生产基地,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与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座谈,共商新农村建设大计。特别是他还以自己当年在陕西农村插队时积累的经验,手把手地指导该村开展沼气工程建设,推进垃圾集中处理和改厕、建路、筑堤等具体工作。村民们非常感念习近平同志,专门把习近平同志给该村村民的回信镌刻在村口的“思源亭”上。还有这些年来形成浙江特色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帮助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举措,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建设,针对浙江自然灾害频发而设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发端于台州温岭市并在全省全面推广的 “民主恳谈”类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形式,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防、避、抢”相结合工作方针、以“不死人、少伤人”为目标的抗台救灾工作制度,以及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等,都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总结基层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而倡导推行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及时总结来自基层的有益探索和典型经验,不断推进浙江的改革创新实践。
在这两部专著中,还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在任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的新办法,建立健全了双向兼职、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党委议军、任前谈话、办公例会、学习培训、军事日活动等多项制度。习近平同志强调:军魂的本质就是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军队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军队必须以作战训练工作为中心,努力在苦练军事技能、确保能打胜仗上下功夫。要把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战斗力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促进经济实力向国防实力转化,努力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这与党的十八大以后他提出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在逻辑上是一贯的,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党的十六大以来,几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生态省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浙江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发展的科学性明显提高。2001—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连上1万亿、2万亿、3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从6898亿元提高到3.76万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从14664元提高到68462元;三次产业结构从9.6∶51.8∶38.6调整为4.8∶49.1∶46.1。2012年,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评测,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居省区第2位。根据中国科学院自2009年以来连续5年发布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浙江科学发展总水平均居全国各省区市前5位,2013年的报告还显示浙江GDP质量指数居全国第2位。根据《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的《各省(市、区)GDP含金量排名情况》,2013年浙江GDP含金量居全国第4位。二是城乡的统筹度明显提高。2013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64.0%,比2001年提高13.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下降为2.35∶1,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三是区域的协调性明显提高。近年来,全省欠发达地区发展普遍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域差距逐步缩小。2008—2013年,衢州、丽水、舟山三市生产总值年均均增长11.1%,增幅比全省高1.7个百分点。四是社会的和谐度明显提高。2013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7%,比2001年提高36.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0.8平方米,分别比2001年增加18.5和13平方米;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72.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90.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44.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826.1万人,均比2001年有大幅度增长;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超过2300元,居全国省区前列;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5.93%,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五是百姓的幸福感明显提高。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分别连续13年和29年居各省区首位;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6%。
二、全面把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所蕴涵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加深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独特魅力和领导风格
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党的发家之宝、治家之宝、传家之宝,也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的鲜明特点。
1.专著贯穿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一贯强调并身体力行的政治品格,也是贯穿这两部专著的灵魂。收录在专著中的习近平同志重要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处处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要义,处处体现了“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处处体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念,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问题上态度鲜明,充满了使命担当意识,显示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表达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十分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把它作为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的重要方面。他特别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这些年比较有挑战的是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如何在对外开放的多样化社会里,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统领意识形态,一个是如何消除负面文化或者说劣质文化的影响,有效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各种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这两个方面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守土有责。解决这两个方面问题,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用先进文化、用具有吸引力的正能量,去占领思想文化和舆论阵地,让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无法乘虚而入,使负面影响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2.专著体现了缜密的战略思维。善于科学谋划运筹和驾驭复杂局面,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两部专著中的战略思维,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站在全局分析问题。习近平同志经常讲,要大道理管小道理,局部服从全局。就全国而言,浙江是局部,浙江必须服从全国这个整体,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备宽广的发展视野,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尽力把浙江的工作做得更好。他还特别强调要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二是强调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习近平同志极具统筹各方面工作的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省委书记的十一届省委作出的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努力建设法治浙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有机构成了浙江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习近平同志指出:在这个总体布局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抓手,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努力建设法治浙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此提供根本保证。这个总体布局,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性,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整体性,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三是强调用辩证法解决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大讲堂”上,他把浙江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形象地概括为“四个两”,即:改革要讲“两只手”,一只是市场“看不见的手”,一只是政府“看得见的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要讲“两只鸟”,一个叫“凤凰涅槃”,一个叫“腾笼换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要讲“两座山”,一个是绿水青山,一个是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要讲“两种人”,一是农民,一是市民,要不断推进农民市民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二版)
3.专著表达出真挚的爱民情怀。亲民爱民是习近平同志始终不变的情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群众观点和民生工作讲得真、讲得透,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一是强调拜群众为师。习近平同志说: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千方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好措施、好办法,努力解决困难。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二是强调为群众办实事。当时,习近平同志提议并主持制定了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政策文件。从那以后,浙江每年年初的省“两会”都提出本年度十个方面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年底把办理情况向社会公示。他强调: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群众欢迎的实事。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就要尽到造福一方的责任,要时时刻刻为百姓谋,不为自己和家人谋。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三是强调跟着群众跳火坑。习近平同志说: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只有被群众理解、为群众接受,才能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我们的方针再正确,如果不被群众理解,也难以贯彻施行。如果群众不听,你就先跟着群众走,群众跳火坑,你也跟着跳下去。群众觉悟了,从火坑里爬出来,最终还是要跟你走。群众跳,你不跳,干群关系就疏远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四是强调领导干部要下访。习近平同志指出: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要充分认识做好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工作的重要性,长期坚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使群众带着问题而来,怀着满意而归,真正把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浙江坚持多年的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工作制度,就是从2003年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崇尚节约的生活作风,反对一切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奢侈之风。
4.专著展现了科学的领导艺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书记任上,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转化为指导具体实践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领导艺术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一是大兴调研之风。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坚持以调查研究开局,提议建立省领导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制度,把开展课题研究与推进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他强调: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务求“深、实、细、准、效”。二是把握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经常强调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他说:在日常工作中,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往往表现为三类不同的境界。第一类,眼光敏锐,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这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第二类,虽然工作的预见性、敏感性不足,但问题暴露后,尚能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第三类,见事迟,反应慢,发现不了问题,出了问题后,或手足无措,或麻木不仁。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力求第一类最高境界,力戒第三种不良情况。三是坚持民主集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一把手”的领导艺术,就在于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让大家畅所欲言,从中全面透彻地分析和综合各种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确保党委班子意志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要善于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齐奏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他还反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在谈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时,他深刻指出:批评是为了团结,连批评都不敢开展了,团结也是不牢固的。一团和气、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团结,而是涣散,也是一种麻痹。四是务求善作善成。习近平同志说:作部署、提思路、发文件,只是工作的开始。善作者还需善成,善始者还需善终。不能有“作”无“成”,有“始”无“终”,更不能把“作”当“成”,把“始”当“终”。各级领导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作的落实上,一环扣一环,一抓到底,不出成效不罢手,我们就是要有这种韧劲和干劲。
5.专著坚持了实干的工作作风。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会议和活动中,反复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与他在浙江工作时所倡导和践行的工作作风是完全一致的。一是倡导求“四真”、务“四实”。2004年春节前夕,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写了四副春联,横批都是“求真务实”。第一副春联讲的是求真务实的深刻内涵,就是求什么真、务什么实的问题。上联是:求客观实际之真;下联是:务执政为民之实。第二副春联讲的是求真务实的主要途径,就是怎么求真、怎么务实的问题。上联是: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下联是: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第三副春联讲的是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就是如何做到求真、做到务实问题。上联是: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下联是: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第四副春联讲的是求真务实的根本目的,就是求真为了谁、务实为了谁的问题。上联是: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下联是: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二是深刻阐述“显绩”与“潜绩”的辩证法。在谈政绩观时,习近平同志指出:“潜”与“显”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后人的工作总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铺路石,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显绩”就无从谈起,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有“显绩”,充其量也只是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三是强调功名如浮云。习近平同志说:我们做的大量是铺垫的工作,不要只想拿军功章、立凯旋柱。要扎扎实实工作,自己感到无怨无悔就可以了。所以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去争虚名。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多作贡献,而绝不能靠作秀、取宠、讨巧,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
6.专著充满着清新的语言风格。说话,既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表达,也是思想观点、能力水平和领导艺术的展现。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情真意切、富有哲理,文风自然朴实、凝练深刻,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习近平同志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言娓娓道来,往往用很简单的话语来阐释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谈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时,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仔细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这“三笔账”。现在领导干部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组织上还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退休后还可以享受医疗、养老等保障。细细算起来,得到的已经是很多了,应该十分知足、十分珍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不起诱惑,违背原则,以权谋私,到头来锒铛入狱,前程尽毁,声名扫地,实在得不偿失。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善于古为今用,既借诗抒怀,又讲大白话,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充满了语言魅力。比如,在谈落实科学发展观时,他引用了宋人杨万里的一首登山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现在,我们面临的就是要过科学发展这道坎,登上科学发展这座山。这是一座陡峭的山,风光无限但有悬崖峭壁。这时候,你还要带着很多行李装备,要带着武器防止野兽,要吃饭喝水补充能量,甚至留下的垃圾你也不能扔掉,你不能污染环境呀。同时,你必须保持身体健康,不能到了山顶,风一吹就倒了。此外,你还有义务照顾弱者,使身体比较弱的队友一起到达目标。习近平同志还曾就一些干部不会说话而批评道:他们与新社会阶层群众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
三、全面把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的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重大决策部署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是习近平同志留给浙江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深入学习这两部专著,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新实践,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新浙江。
1.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掌握这一武器,就站在了思想理论的制高点。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面对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必须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这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始终是衡量我们能不能真正站在思想高处的标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蕴涵着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和理论修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典范。学习这两部专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鲜明政治立场,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个活的灵魂,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立场自信、观点自信和方法自信,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坚持把学这两部专著与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务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温故方可知新,常学才能常新,活学更要活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现实、最生动、最基础的教材。要切实把学这两部专著与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沉下心来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多读原文、多看原著,逐篇研读、深入领会,全面系统掌握这两部专著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会贯通、学深学透,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转化为我们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与思、学与用、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做到在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不折不扣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统一思想、提高素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3.坚持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谋划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部专著,凝结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智慧和心血,是坚持中央大政方针与浙江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集大成之作。我们要全面领会习近平同志对浙江发展的深刻忧思和科学谋略,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审视浙江发展,自觉地把做好浙江工作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中来考虑,放在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历史接力的时空中来谋划。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紧紧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统揽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坚持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着力在提质增效上见成效,在改善民生上出实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把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美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4.坚持干在实处,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推动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精神状态是动力所在。“干在实处”是这两部专著带给我们最强烈的思想激励,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浙江的具体体现。当年,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做到“走在前列”,就必须“干在实处”。我们要把抓落实摆上重要位置,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镜,照一照自己的精神状态,查一查自己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委既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努力干出一流业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