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生鲜艳上色
杨新元
这段时间,有一个65岁的老奶奶因为考研,成为网上的知名人物。她叫仝正国,曾三度参加高考,在60岁时终圆大学梦,并经过苦读,取得了学士学位。取得学士学位后,老人又加入了考研大军。被称为“考研奶奶”的仝正国,近日查询了她参加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成绩后,有些失望地告诉中新网记者,总分取得了243分,比去年的分数线低了47分,和自己预想的也相差不少。但是,她表示仍会坚持考研梦想。有人说,这个老人活到老学到老,精神可嘉。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么大年纪进学校,是在浪费教育资源。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家住哈尔滨绥化77岁的姜淑梅老奶奶,60岁才摆脱文盲,学习认字。75岁开始写书,不久前,姜奶奶的《乱时候,穷时候》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诗人、作家王小妮在序言里说:“讲故事的人出现了。”
不管仝正国最后能不能考取研究生,也不论姜淑梅老奶奶的书里故事讲得如何,窃以为,这两个老人给我们一个启迪:只要心中有梦,我们干任何事情都不晚!
缪塞尔·约翰逊说:“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而罗素告诉我们:“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仝正国与姜淑梅,一个65岁一个77岁,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到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在家里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可是,这两个老奶奶却做了常人不易做到的事情:一个考研,与比自己小三四十岁的学子比拼知识;一个在摆脱文盲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学着写书。虽然仝正国连考三年研究生也没有考上,但精神可嘉;而姜淑梅在古稀之年,向读者捧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网友耳东说:“考研奶奶的事迹让我想到了巴里穆尔的一句话,只要一个人还有所追求,她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真正老。”
我想起了塞缪尔·乌尔曼的散文《年轻》,这是一篇让无数读者引起共鸣的作品。在文中,乌尔曼说:“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种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种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60岁的男人可能比20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与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尘埃之中。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你我的心灵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间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资讯,你我就永远年轻。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和悲观失望的寒冷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20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在你心中,捕捉着每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超过年轻的90岁。”当年,《年轻》在美国发表时,引起了轰动。据说,麦克阿瑟将军在指挥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他的办公桌上始终摆着装有《年轻》复印件的镜框,文中的许多词句都被他在谈话或开会作报告时引用;此文后来传到日本,许多人都把此文装在随身带的皮夹子里,有空就拿出来读一遍。松下幸之说:“多年来,《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我不知道仝正国、姜淑梅老奶奶是否读到过《年轻》,但是,她们对理想的追求,却使她们永远年轻。她们的行动,就是对年轻的最好诠释!
歌手周杰伦在《稻香》里唱道:“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先把爱涂上喜欢的颜色。”两个老奶奶,一个爱读书,一个爱写作。她们的脸上虽然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她们的心灵深处,还有一个无线电台,从无限的时间中接收美好、希望、欢欣和力量。所以,她们依然年轻。正如网友@刘畅同学所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精神食粮很重要,祝福奶奶。”
弥尔顿说:“希望里蕴藏着极大的力量,使我们的志向和幻想成为事实。”而狄更生说:“希望是栖息于灵魂里的一种会飞翔的东西。”当前,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而中国梦是由无数个中国人的个人梦组合而成。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仝正国、姜淑梅那样,生命不息,追梦不止,努力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那么,前进路上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前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