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真有那么悲观吗
卓勇良
春节后不断传来企业经营不好的信息。前些天去某地,来接我的司机说,不少企业跑路。县市发改局长来我这儿说起经济形势,评价亦不高。
年初更有境外咨询机构分析,中国经济存在着“硬着陆”可能。国内有著名财经专家说,三五年内超一半制造业可能熬不过去。有意思的是,持类似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以致于境外媒体惊奇地报道称,中国自己的学者也开始“唱衰”中国经济,似乎中国经济已到了非常困难的境地。
中国经济确实正迎来出口陡然下降的困难。今年1至2份,全国出口按美元计算,同比下降1.6%,按人民币计算同比下降4.3%。而2013年1、2月份,出口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23.6%。以此而言,今年1、2月份出口大幅下挫25.2个百分点。中国出口2013年已相当于GDP的24.1%,出口大幅下降是难以承受的。从这点而言,境外咨询机构和国内一些专家的说法并没什么错。更由于1、2月份是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空窗期”,增加了经济形势的扑朔迷离。
随着今年1、2月份工业数据的公布,尤其是3月下旬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的公布,关于今年经济开局,终于可以有一个相对积极的判断。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在出口大幅下降状况下,增加值仍增长8.6%,应该说尚属不错。企业财务数据亦令人大致满意,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1至2月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主营活动利润同比增长8.4%。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仍比较坚实。企业销售增长并未因出口下降而大幅下跌,仍能保持一定增速。企业财务状况总体良好,利润增速虽比2013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但仍保持着2012年10月份以来的持续增长态势。且今年1、2月份企业利润增速,是在同比基数较高情况下取得的,意味着后期利润增长难度降低。
这里的一个原因,就是出口增速虽然大幅下降,但仍在可承受范围内。2009年1、2月份,全国出口同比下降2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08年的12.9%,回落到3.8%,完全是一种断崖式下降,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7.2%,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而今年1、2月份,出口下降幅度大大低于2009年1、2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仅比2013年回落1.1个百分点,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过努力以后尚能扛住。而根据上年12月份数据,亏损企业亏损额有一定下降。当前虽然出口比重较大企业日子不太好过,但以内销为主的企业经营情况仍相对较好。
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自我收缩式的应对。经历了2009年打击之后,“一朝经蛇咬,十年怕井绳”,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始清醒头脑,“现金为王”的危机应对信条高度普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2012年9月份开始,存货、产成品以及贷款等的增长,均低于主营业务增长。对此,有专家说是通货紧缩,可能并不确切,应该是企业在危机预期的谨慎心理下,坚持不盲目扩张,坚持为危机到来做准备。应收账款增速,虽在2013年下半年略有上升,但仍大大低于2012年上半年,企业利润增速总体稳定,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这些显然均不是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
今年开初还有一个较好情况。1、2月份进口增长10.0%,而2009年进口下降高达34.2%,比出口降幅高13.1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尽管多个PMI表现不佳,但进口需求并未降低,进一步印证了当前经济并不悲观的判断。
中国经济正处于根本转变的拐点上,如何判读形势非常重要。当前一方面要努力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较紧的经济形势出清不合理产能和劣质企业,但绝不致于出现象2009年那样的企业关闭潮。当前,从欧美和日本经济,以及国内消费略有增长看,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速或将有所上行。
(作者为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