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冠军“垄断”看CBA生态
新华社记者 李博闻 何军 汪涌
NBA近20年共有8支球队获得总冠军。而纵观CBA19年历史,只有四支球队问过鼎。除了上海队2002年在姚明的带领下从八一手中“抢”来一次总冠军以及北京队近三年的两冠,其他冠军全部被八一队和广东队霸占。从2003年总决赛起,广东晋级全部11次总决赛八度问鼎。几乎统治了近10年的CBA联赛。
这就是CBA的生态格局,当NBA呈现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繁荣时,CBA的冠军舞台还是屈指可数的几家豪门轮番唱戏,背后体现的则是联赛人才贮备和人才流动暴露的巨大差异。对于职业体育,外援的红火可以促成市场,但就成绩说话,一个王朝的缔造根基还是在于本土。CBA的外援大多“淘金”气息浓重,不具有扎根的意识和可能性,麦迪、肯扬·马丁、JR史密斯都是例子。而无论是当年八一王朝还是日后的宏远帝国,都是围绕着刘玉栋、李楠、王治郅以及杜峰、朱芳雨、王仕鹏、易建联等一批国手深深打造,国内球员实力厚度和板凳深度成了决定一个王朝能维持多久的重要因素。
这就牵扯到了联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强省消费能力强的地方,“余粮充足”的俱乐部在大手笔投入外援之后,可以拿“闲钱”搞搞球队梯队建设,而手头不宽裕的球队每年投入梯队的资金则少得可怜。这就带来问题,强者恒强,成绩好曝光度高,投资方愿意出钱,俱乐部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而大部分则是承受着每年1000多万的亏损。当然,投资方不是傻子,除了账面收益还有品牌效益、政策扶持、政府关系等多方面的考量,但就人才贮备这种需要潜心做内功的事情,靠花钱靠外援“速效救心”粉饰太平无疑是短视之举。
NBA的人才造血并不是靠俱乐部独立完成,全美大学联赛每年为NBA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CBA真正要做的还是“把篮球队建到校园里,把训练课开在孩子们中间”,充分利用大学篮球联赛、中小学篮球联赛的平台和社会篮球培训机构力量,这才是根本出路。
当然,人才有了流动起来才是关键。NBA通过选秀和交易让人才在各个俱乐部之间充分流动,这就打破了俱乐部的垄断式发展,维持了联盟各队实力的生态平衡。CBA的球员很多都是当地体育局和俱乐部“打小喂养大”,成了俱乐部的“固有资产”,导致球员流转程序繁琐,背离了市场规律。当今CBA市场,各队一线球员的转会几乎难于登天,前中国男篮主帅王非就曾表示,“更多时候,是俱乐部不需要的球员才会进入自由球员市场”。
外援热和本土冷是造就了CBA“冰火两重天”的有趣现象,大树难成林,草丛能固沙,自然生态的进化需要离不开物种多样性,职业体育的生态亦然,只有大树参天的同时草木繁盛,才能吸引更多的良禽择木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