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

70件水墨画、装置、史论和建筑作品在浙江美术馆展出——

潘公凯:不凡的跨界者

  本报杭州3月28日讯

  记者 吴孟婕

  站在浙江美术馆1楼中央大厅那张9米高、12米宽的水墨作品《残荷铁铸图》下,67岁的作者潘公凯首先强调自己是“一个从小生活在西湖边的杭州人”。一句“回乡办展既是汇报,更是感谢”,让站在“弥散与生成——潘公凯艺术展”开幕式嘉宾席周围的几位老年观众证实了刚才的猜测:“果然是潘天寿潘公的儿子。”然后,他才是连续在中国两所最重要的美术学院——中国美院、中央美院担任院长,主持并领导了两所学院跨越式发展的美术教育家,也是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口中“不凡的跨界者”。

  由此,外界关于“接档敦煌展的该是怎样一场重磅级展览”的疑问也有了答案:从今天起至5月4日,“弥散与生成——潘公凯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1、2、4、5、6号展厅展出,整个展览分为水墨画、装置、史论、建筑四个板块共计70件作品,其中水墨作品《清香图》捐赠浙江美术馆收藏。与此同步,“净水深流——潘公凯水墨艺术展”4月17日也将在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举办。

  开幕式前,刘国辉等名家在4号展厅的一幅“荷影系列”纸本水墨作品前“偶遇”,彼此相视一笑。“初看形散,实则点滴不漏。将抽象和具象元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炼了生命意义的精华,实在是精彩。”其实,5分钟前,张立辰已经被一群学生簇拥着,对这幅画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但看完45米长的《野水空山图卷》折回时,忍不住又停下了脚步:“在我看来,今天最好的作品非它莫属。”众人纷纷点头,拿出手机、相机拍照,镜头拉近作品铭牌,这才发现,创作年份标注着“2013”。年近古稀,对于一个生活着的人来说,已然是一个节点;但对于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生涯来说,还有无限可能,更好更棒的作品也许就要诞生。

  除了那些大黑大白尽显水墨之风的画作,这个“跨界展”上还有很多新奇好玩的东西。比如,在一个很容易被错过的小房间里,满墙的白色英文字幕像雪片般飘洒在一片荷花池上,这件名叫《融》的装置作品曾亮相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最具“未来感”的要属《坐忘之舟》——一间漆黑的展厅中,一架巨大的宇宙飞船被天花板上的繁星点点照亮,透过舷窗,可以看到潘公凯生活工作的道具,整个空间还充斥着迷幻电音,这是刘索拉创作的音乐。

  “信任艺术,并且愿意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尝试”,也是美国多媒体艺术家柯利夫·罗斯与潘公凯“一见如故”的原因。这一次,他从潘公凯的水墨画中获得启发,以风景摄影的方式,用特制相机以极高的分辨率拍摄了一组照片。在潘公凯看来,这组经木板印刷的作品具有自然的笔触感,不仅与原始绘画相呼应,更让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感。有了潘公凯的“点题”,柯利夫又创作了一部视频加以进一步诠释,动态的笔墨线条仿佛脱离了宣纸的舒服,为绘画本身赋予了“立体”的美感。看完这么一长串“艺术的呼应”,你应该不难理解作品的名字——《另一种视角》。

  就连本次展览的名字,也是源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打个比方,你在屋子里开了暖气,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的温度就开始升高,这就是弥散现象。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潘公凯说,“对20世纪文化艺术的全球流动和影响进行思考不难发现,文化能量的流动方式也遵循着‘弥散’的规律,它带来了世界文化的现代化,但也容易造成艺术的千篇一律、出现大面积的雷同。”

  在“弥散”的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在文化艺术中有新的生成,这是潘公凯艺术思考和实践的出发点,他称这个过程为“激发新的文化势能、激荡新的文化立场”。为了“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引发讨论、批评和争辩”,作为理论家的潘公凯写了许多论文,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去2号展厅看看绵延100多米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文献成果展。这是他将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纳入现代性题域,梳理完成的理论建构。

  或许有些深奥,但正如潘公凯所说,“这不是单个人的、艺术的问题,是当下整个时代应该关注的。”我们都值得想一想。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6 潘公凯:不凡的跨界者 2014-03-29 3416568 2 2014年03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