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做“专”
庞亚君
庞亚君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是分工演进的结果。而随着分工的深入发展,城市间会形成一种最优的分层结构。这是在市场作用下分工与交易之间博弈的结果,也是城市群、都市圈之类空间组织形态出现的内在逻辑。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工的内涵已进一步深化,由产业分工、贸易分工转向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产业分工也由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转向产品内分工,即同一产品的各生产环节片段化的分解,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空间重构。城市群、都市圈演化的实质,是城市间分工的不断深化过程,各城市间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在浙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同要素的分化、分层、分流进程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的“极化”作用仍在强化,但经济要素已由单个城市集聚为主,转向城市周边更大范围的区域集聚,呈现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共同成长”、“连片发展”的特征,城市之间的分界日益模糊、联系更为紧密,都市经济圈正在迅速崛起。在浙中地区,以“市场-制造”双轮驱动,金-义“聚合主轴线”凸显,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十分密切。这表明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下,全省范围内“三圈一群”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国家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背景下,浙江都市圈、城市群必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如何整合都市圈、城市群的功能,深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促进城市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是都市圈、城市群成长的必然路径,也是其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引导城市专业化发展,促进都市圈快速发展,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基于明确的任务和职能分工之上的,每个城市除了地方职能之外,还需要为整个区域承担一些特殊职能。各城市十分注重这种特殊职能的培育和发展,通过举办相关节庆活动、展览会、论坛等方式,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与众不同的文化与环境,培育和打造城市的个性和特色。以莱茵-鲁尔区为例,科隆是展览会名城,杜塞尔多夫是模特之都,多特蒙德是煤钢基地,杜伊斯堡是港口城市。
这种城市“金名片”,能够吸引更多的相关投资者,产生更大的规模经济与集聚效益,形成一种正向循环的发展机制,构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发展的专业化分工,还能有效克服城市由于同质化发展造成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从而大大提升区域的整体发展效率。
也正是这些紧密相联、特色分明的都市圈,使德国虽然没有一个可以和纽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相匹敌的世界城市,却也能通过专业化城市的分工协作来实现国际化城市的功能,事实上已构成一个虚拟的全球城市,与世界市场高度一体化,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浙江的特色产业比较发达,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有30多个,对全省工业经济的贡献值超过“半壁江山”。浙江也是市场大省,中国最早的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都诞生在浙江,全球最大的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也在浙江,2013年全省交易额百亿元以上的市场有38家。可以说,依托这些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引导城市专业化发展,浙江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把城市做“专”,具体可分三种取向:其一,中心式。就是将一些人口规模大、经济联系深、带动能力强的县级市,按照大城市的标准,进一步扩大其经济管理权限,突出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协同推进资源、产业、功能整合,增强某一专业领域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力争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化城市。
其二,支撑式。就是按照中等城市的标准,将一些规模和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及部分有条件的县,通过县改市、扩权强县等举措,增强县城的人口、产业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成为都市圈分工协作的重要支撑。
其三,融入式。就是在小城市培育中,要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产业集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并立足区位优势,承接中心城区疏散的生产性功能,培育和发展城市的专业化功能,主动融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