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阅读会

君子
近庖厨

  特约撰稿 王旭烽

  我的学生设计烹饪了一桌“茶宴”招待外宾,菜单上写着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一句名言:“如果食得不好,你便不能好好思考,不能爱得深,更不会睡得香”。人生价值有各种坐标,吃这一项,看似平常,却不可小觑。我就听说过有人将吃作为终极意义,后因为口腹之欲得了不治之症,在病床上儿子问他最后的心愿,他说想再吃一次冰糖炖蹄髈。心愿完成,大嚼而逝,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味道还没有进去……”这话说得既日常又永恒,人生意犹未尽,正如《一把盐》的副标题——人间有真味,半酣意尤长。烹饪近乎艺术,又很像文学,是物质与精神双向转换的通道。

  《一把盐》分为四个板块。“寻找失踪的味道”有点像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读到许多闻所未闻的食材或是童年的滋味,开拓着美食的疆域。出产美味的地方,必有迷人的风景和健康的原住民,自然的美味就这么随季节的律动,孕育而生。如果我们尝到一种美味,能通过味觉把我们的心灵送到食材产地的大自然中去,才是境界。

  “餐桌上的联合国”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美食的壁垒早已打破。美味,没有纯正的种族和产地,它早已悄悄植入地球上所有人的基因。人类自身的欲望与移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美食融合的进程。世界的历史何尝不是一部“吃”的历史。

  “饮食与健康的秘密”表达了作者最为重视的主题:美味诚可贵,真味价更高。若为健康故,两者皆可抛。食品安全在当今成为老百姓日常最为关心的话题,我们从吃不饱的年代直接过渡到了不敢吃的时代。大收藏家王世襄和他的公子都是“吃主儿”,所谓“吃主儿”可不只是美食家、老饕这么简单,要一辈子不上馆子,顿顿家里做,样样做得精到。现在不上饭店可不是因为考究,实在是“伤不起”。探知美食背后的世界,美食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最后的部分叫“锅边杂记”,完全是作者多年来对家常烹饪、锅碗瓢盆的经验之谈。美食而要健康,看来必得自己动手。烹饪美食犹如用兵,用兵之道,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兵,即是饮食;国,即是健康。既然如用兵,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陆文夫先生的小说《美食家》中谈出了人生的真味。一桌子菜,五味杂陈,哪一味是核心呢?正是这咸味,“一把盐”才是调动一切味觉的主心骨。此书发扬了这一“学说”,提出了真味与健康的“一把盐主义”。

  好多年以前我看过一档好像是意大利的美食烹饪节目,里面的厨师兼主持是一位大胖子老头,他一边烹饪美味,一边幽默地唠叨,自己还会时不时用手搭一块尝尝,然后一脸陶醉地说:“真是美味到家了!”读《一把盐》,并非是菜谱、美食猎奇或者饮食健康说教,它让我想起了那个老头。难怪,早在庄子的时代对“庖丁”的认识就进入了“道”的层面。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阅读会 00019 君子
近庖厨
2014-03-28 浙江日报2014-03-2800010 2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