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在这里可以看书喝咖啡,也可以住宿写小说——

西湖深处“理想谷”

  本报记者 蒋蕴

  通讯员 徐磊 赵国青

  大屋,是东京塔旁一座古书屋,专门收藏日本的浮世绘和旧地图。作为全球独立书店的代表,“大屋书房”浓缩了江户时代的文化精华,也成为“书虫”梦想的地方。

  如今,西湖之外,亦有大屋。

  有一个地方,名叫“理想谷”,北倚杭州午潮山,南望黄公望森林公园,2013年秋天开业,全年365天无休。一楼,可以看书喝咖啡;二楼,可以住宿写小说。

  “它正一步步,按着我原来的设想运行。”理想谷的创办人、省作协主席麦家告诉记者,2014年春天,他要在西溪湿地,再复制一个“理想谷”。

  过去半年,他迎来了理想谷第一批客居创作人。也被头一回来这里的小学生围住问:“想要写爱情小说的计划成功了吗?”他坚持,所有图书“免费看都不卖”。他也坚持,在这里文学爱好者就是上帝。

  麦家说:“它是我做梦的地方,我也希望它,去教人如何生活得更诗意、更轻盈。”

  在“麦家理想谷”,人们读的是书,也是这座城市追求理想的力量。

在这里可以看书喝咖啡,也可以住宿写小说——

西湖深处“    ”

  理想   书店

  胡琦丹是唯一的店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理书、倒茶、泡咖啡。这个富阳本地姑娘,一直惦记着前几天接到的那个电话。

  “一个北京的学生打长途来问,从杭州市区到理想谷的路怎么走,春节开不开放,旁边有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胡琦丹说,这样的咨询电话,她收到过很多,她很自豪,理想谷有这样大的魔力。

  从15000多册书抵达理想谷的那日开始,胡琦丹就和它们每天在一起。每一本装帧精美的图书,包在外面的塑料纸都是她撕的。干这份工作,有让人羡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能找到一本有趣的书来读。

  她刚刚读完了其中的一本,名叫《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讲的是林徽因的故事。胡琦丹最倾心的是有一排书柜,那里的书不按常规分类,都是“按照理想谷的价值观选出来的”,例如摆放在最明显位置,是莫言的书。

  书柜的名字,叫“理想的书”。

  有意思的是,麦家本人的书,却缩在一个角落里,零星的几本。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他不想让人误会,那些书卖不出去。”

  其实,麦家正按着自己的设想,打造着这个地方。他告诉记者,理想谷并不是一般意义的书店,而是一个集读书、咖啡吧和文学写作交流的“综合体”。要想比肩于诸如“大屋”那般的书店,它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品性和气质。

  就如麦家多次重复的那句话——“博尔赫斯说,‘天堂的模样,大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他要让这里成为写作者和爱书人的天堂。

  他立了一个规矩:理想谷所有的书,欢迎来读,不能借走。“当然,更别提卖了。”麦家坚信,只有更多的人来了,才能营造读书的氛围。除此之外,这里来去自由,或坐或躺,悉听尊便。

  理想   公益

  李楠和杨怡,一男一女,一北一南,他们是理想谷首批客居创作人。

  山西人李楠是个北漂,这个有很多底层生活经历的年轻人不擅言辞,更喜欢用邮件回答记者的提问。来理想谷之前,他精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让李楠“找到了根”。使他敲开理想谷大门的,是他创作的两部小说:《打灯笼的人》和《五谷丰登》。

  江西人杨怡是个海归,毕业于美国一所大学,专业学的是新闻。她却对美国农场感兴趣,尤其是经营农场的华人和他们的下一代。这个听起来有些社会调查意味的题材,已经在这个90后的笔下,流淌出一部18万字的小说《苹果谷小镇》。

  “理想谷的小图书馆让我获益良多。以至于妈妈去看我的时候,认定那是个有文曲星庇佑的地方。”杨怡调皮地说。

  去年下半年,理想谷为李楠和杨怡,提供了两个月的免费食宿,让他们专事写作。这项国内首创的纯公益“写作训练营”计划,目前正在招募第二批成员。现在,理想谷每个月都会收到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字的“报名作品”。

  理想谷编辑孔阳说,他们敞开大门,欢迎一切来稿,“只要你热爱文字”。

  麦家相信,自己眼下拥有的写作条件也是很多青年作家需要的。在他拥有一些资源之后,他希望能将这些“取之文学,还给文学”。 年轻时他也时常去旅馆写作,他喜欢那个人来人往、流动的世界,因为这是个“挑逗人想象力”的地方。

  这有点类似“莎士比亚书店”的样式。在巴黎塞纳河畔,它是巴黎英语文学最活跃的地点,收留过4000个左右需要帮助的文学爱好者,其中有:乔伊斯、庞德、毕加索、海明威……麦家希望,理想谷能跟“莎士比亚”书店一样,成为文学交友的栖居地,也是所有文学爱好者和阅读者的精神枢纽。

  有一个奇妙的故事。李楠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就是关于巴黎莎士比亚书店。他回忆,那是在2009年,北京寒冬来得早,屋里没暖气,身上没有钱,自己的U盘又出了问题,以前的书稿全部丢失。那一刻,李楠的脑袋一片空白。

  他走进北京五环外的一家网吧,突然,耳边飘来一首音乐——“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这个时候,我想,如果能有一家莎士比亚书店收留我,该多好啊!”

  没想到,4年后,他找到了它。

  理想   生活

  理想谷坐落在城市的边缘,周边是小镇和农村。距离最近的书店,要在10公里以外的富阳城里。有这样一家每天开放的图书馆,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本地的居民。

  进来看书不用证件,不做登记,只要把手洗干净。“有人在这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只在中午的时候,回家吃个饭。”胡琦丹说,寒假里,书店里安静、温暖,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们,都找到了最舒服的休息地。

  桌上的留言本,记录了来访者不同时间的断想——

  脚:“像尝到一颗包装极美的糖果,因为一直舍不得吃,终于觉到它的甜蜜。躲在书架间,做个老书虫,哇咔。”

  Lkq:“与喜欢的人来理想谷,感觉好奇妙。安静、和谐,时间也凝固了。一伴、一书、一辈。”

  橡树的木棉:“今天这里人很多。看了一本《绿皮火车》,想起在外旅行的日子。不能旅行的时候,正好看书。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李楠记得,去年他在理想谷的时候,每逢周末,会有仨俩爱书人慕名而来,童老师就是其中之一。两人的年龄相差四十岁,却聊得投机。每一回,童老师都用鲜活的记忆,给李楠描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杭州市民的生活画卷。说到兴起时,两个人会完全忘了吃饭的时间。

  理想谷经常举行向公众开放的主题活动,周边的爱书人相约在这里聚会,聊天。达夫文学社的徐梦妮说,“每一次,都欣欣而来,满载而归”。麦家则心怀歉意地感叹,因为自己太忙,无法组织再多的活动,“让不少人失望了”。

  其实,有一盏烛光足矣。

  理想谷编辑张榆让记者关注一个微信号:麦家理想谷。在那个虚拟的“理想谷”里,他们每天推荐一篇来稿,一本好书,还会有很多理想谷的朋友,一起来聊聊“理想的生活”。

  为此,麦家专门推送了一篇文章,是他的一位记者朋友写的《当我们聊故乡,会聊些什么》。话题发自他自己说过的一段话:“每个人对故乡,都拥有无法割舍的情感记忆。什么是故乡?那片土地上生活着、或者埋葬着你的亲人。”

  这一天,他一起推荐给朋友们的,还有梁鸿的《出梁庄记》、一个大学生的来稿《老祖母的房子》,以及顺子唱的《回家》。

  因为如此别致而美好的表达,这个公号的粉丝不断增加,很多订户远在海外。理想谷的芬芳,用这种方式,抵达了地球的每一个地方。

  理想   力量

  开年的时候,莫言来过,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理想谷了。在杭州的暖阳里,吃了饺子喝了茶,和理想谷的工作人员一起合了影。临走前,他还挑了本《与大师约会》,在上面题了一句话:“麦家理想谷,让理想起飞。”

  那一天的日子,莫言注了一笔,“癸巳年腊月十五”。这一天,是阳历1月15日,从理想谷诞生算起,刚好4个月。

  4个月时间,这个300平方米的地方,正在悄悄地影响这座城市,它不仅激发了全民阅读的力量,也让一些人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据麦家透露,第二个“理想谷”将不日复制。至于接下去,也许会有第三、第四个,甚至更多。

  这个时节,李楠在老家,太原娄烦县静游镇上静游村。从杭州回到晋西北农村,坐火车要辗转安徽、山东、河北三省二十站,再转汽车,四天才能到达。回想自己13岁那年,和成千上万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青年一样,离乡求学、打工。从地级市、省会和首都,一步一步,越走越远。

  回到家乡的日子,他越来越发现,当下的乡土中国语境离他最近,他确信自己找到了创作的方向。在故乡,走访越深入,素材越丰富。“我的根在乡土。”李楠说,最好的作品一定离人的内心最近。他有了目标,去写当下像水、像云一样流动的“乡土中国”。

  这段时间,杨怡则在学习一些电视节目策划和剧本创作。理想谷的这段生活,教会了她:永远不要轻视自己的梦想。

  很多时候,她还会回想那两个月的时光。“那儿的环境是单纯的,没有不满、没有比较,没有烦琐,只有一种安静度过、安静写作的良好心态。”杨怡说,在理想谷,鸟有翅膀,蝴蝶有眼睛,梦想有外衣,真真正正是一次灵魂的磨砺,一个人生喜剧的伊始,一段励志生活的开端。

  她向往着有一天,写出了好作品,带上它,还有家乡的茶叶,回到理想谷。那时候,自己的名片上,唯一印上的一行字:杨怡,中国作家。

  这个时候,理想谷里,编辑孔阳和他的伙伴们,正在600多份来稿里,反复惦量写作者的潜力和才华,期待着下一批客居创作人的到来。

  至于麦家,有消息说,他正在某个地方埋头写作。

  这个春天,每个人,都在理想的旅程上。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西湖深处“理想谷” 2014-03-28 浙江日报2014-03-2800011;3357865 2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