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诊疗“钱中毒”

  近日,西安、吉林、宜昌等地相继爆出幼儿园为提高孩子出勤率以增收而哄骗小朋友长期服用“病毒灵”,家长为之激愤,社会为之震惊:为牟利对伢儿都下“毒手”,足见一些人“钱中毒”何其深哉!

  诊视“钱中毒”,这是人之逐利性或其膨胀后的贪婪性的无羁挥洒,是扎在人心上的毒刺。世界著名的埃及作家陶菲格·哈基姆在《鸟与人》的寓言故事中淋漓尽致地展示和嘲讽了人类的贪婪性。小鸟问老鸟:“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接着,老鸟告诉小鸟: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贪婪。”正是这根贪婪毒刺,直接折损着人类幸福,强力搅动着社会和谐,使人欲壑难填,得陇望蜀;使人为己利而不择手段,超越行为边界,损害社会公众;使人抛却起码的生态自然观,野蛮采掘资源,肆意污染环境,轻慢践灭物种,斩断生态链条,逐步沦为地球上灰头土脸顾影自怜的孤家寡人。

  诊断“钱中毒”,这得从人性的本源和形成机理析起。人类只是由自然界异化出的特殊的生物物种,就其原本心性而言,是中性的,既非“人之初性本善”,亦非“人之初性本恶”,或善或恶或慷慨或贪婪或助人为乐或损人利己,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

  一是人为添加之物。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一张白纸,且经历了漫长的训诫过程,即由家庭社会将人类社会的规则、文化、习俗等灌输进去,使其由生物性的人变成社会性的人,完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这样,添加何物,怎样灌输,就决定了不同个体之间心性的较大差异。

  二是个人行为选择。人类因跨越了自省门槛而优于其他物种,即意识对象不仅指向身外客体,同时也反向地指向自身。这样,人类就获得了独具的自我纠错的能力,表现在人性上具有向善的心智和力量,即孔子所言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换言之,人类每一个体只要选择向善,就能达到善的目标,进入善的境界;反之亦然。

  三是社会存在。正因为人类具有了自省意识,每个人的心性是随着时间的流淌和环境的改变而动态调适的。“钱中毒”或曰货币崇拜,就是世人受市场催发而生长出的邪魔。因为市场上一切货物都转化为货币,货币也就成为购买一切的社会权力,成了有形的神明,直接导致了世人的货币崇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曾引用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的经典台词,描述了货币的魔力:“金子!……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卑贱变成尊贵,黄脸寡妇重做新娘”。难怪人云:可以对任何东西有仇,但不能对钱有仇。

  诊治“钱中毒”,“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拔毒需用穿透力强的上好的多年陈艾方能奏效:

  强化德性力量。德性能生发出人心之内力,大于礼制之外力和法治之强力。事实上,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早就吟唱道:“没有道德威力支撑的法律是空洞的。”须全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以消减市场异化力量。

  强化制度力量。以公正平等为核心的社会制度(规范)是协调人们行为并引导合作的最富效率的手段和机制。由亚当·斯密提出并经现代博弈论数理证明:当社会制度得以正确构建,便会有无形之手将个人私利引向社会公益,唯利是图将日益稀少。

  强化边界力量。边界是厘清事物属性的界限。在理性的驱动下,行为人有趋向、趋近边界的内在动力,即偏好打擦边球。因此,必须强化社会生活中各种行为边界的硬约束力量;否则,因边界模糊或富有弹性则必致社会失范,加快扩散世人“钱中毒”。

  人生之思无限,物质所需有限。愿世人勇拔心中贪婪刺以开幸福艳阳天!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诊疗“钱中毒” 2014-03-28 3405642 2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