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如何把城市做“小”

  董波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经说,如果能见到韦尔奇,他最想请教的问题之一是“怎样把大企业做小”?乍听让人诧异,细细琢磨却有大智慧。地球上的生物,最大最强莫过于恐龙,却因为环境剧变后难以适应而灭绝。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如果缺乏内在创新和变革,也会染上“大企业病”,变得像恐龙一样体态臃肿、行动鲁钝,丧失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应变,最终被市场淘汰。因而只有学会做“小”,恢复小企业的内在活力和对市场的敏捷反应,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企业有“大企业病”,城市也有“大城市病”。由于历史上我国城市功能贪多求全,城市规划相对滞后,且城市基础建设相对短视,随着城区摊大饼式的扩张,患“大城市病”的城市越来越多。主要症状,是令人愈来愈难以忍受的交通拥堵,水、电、地等资源的全面紧张,以及城市空气和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同时,随着城市扩张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却又没有足够的公共服务和资源条件让其定居,产生了具有时代特性的“候鸟族”,以及迁徙人数众多的春运现象等,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治安问题,影响更为深远。

  反观美欧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城市化率早已稳定在70%以上,但城市发展的理念,却从“高端大气上档次”转向了“集约精致有内涵”。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本城市规划的通俗读物《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曾引起西方对城市规划及重建的深入讨论。书中宣扬城市是一个有机体,人们应在工作地就近居住,街道必须短小,保留城市的生活气息和社区稳定性,给孩子安全和自由玩耍的空间等,这些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影响了西方城市发展的取向。

  如今欧美最宜居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小城市。在经济总量全球第一的美国,初来乍到之人却会感觉是个大农村,当地居民青睐于小城镇定居,既身处田园诗画般的风景,又能享受良好教育、便利交通和充足的就业机会。德国的小城镇,更是以其美丽古建筑、幽静石板路、大片绿地和完备的公共设施,让人流连忘返。“让城市变小”的理念,不仅使得小城市更美丽和宜居,也给大城市的形态带来了深刻变化。如在国际大都会巴黎,游客并不会觉得城区庞大,因为围绕着塞纳河周边是一条条富有魅力和特色的小街,让人心生亲近,又便于漫行。超级大都市东京,有着密如蛛网的交通网络,以及街头多如牛毛的无分号超小店铺,既创造了就业,又提供了个性化的商业环境。诸此种种,都使得大城市人口容量虽大,经济总量虽大,但让身处其中的居民,依然能保留“小”的方便和舒适。

  我国人口密度更高,人均资源禀赋匮乏,而城镇化又正处于快速推进期,因此把城市做“小”显得更为紧迫,也更具难度。欲将城市做“小”,首要是对城市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的再梳理。大城市不要再二、三产业并重,多个“中心”建设齐驱,而是进一步发挥自身集聚高端要素的优势,加快退二进三,壮大总部经济、文化产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通过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来提高人口集聚度和经济集约性,不断降低城市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载。中等城市不要来者不拒,贪多求大,而是要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内部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机器换人”,通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来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工业经济的由大变强。小城市也不要千城一面,低小散乱,而是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打造一城一特,一镇一品,通过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实现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辐射及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有效承载。

  欲将城市做“小”,还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方面上下有度,左右有据。就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重在均等化,无论城市大小及人口规模,都应保质保量地实现供给,以达到普惠。如此,才能让居住于大城市、中等城市或小城镇的居民都能安生立命、各得其所,不至于因追求公共服务保障,而一窝蜂向大城市涌去。而对一些规模经济效应明显,需要一定人口基数支撑的准公共品,就要科学布局,合理建设,并通过快捷交通网络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切忌多点开花,争相上马,造成之前像城市广场、体育馆、商业综合体等建设泛滥,在一些中小城市沦为形象工程,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欲将城市做“小”,还要在城市的具体设计和建设上更注重细节,更注重人性化。少些劳民伤财的大手笔,多些惠民利民的小配置。在城市分区分块上避免功能单一,多些商业混搭和共生,让每条街道和每个小区都自成富有生命力的“生态圈”,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相融,保持城市“毛细血管”的舒畅和充盈。

  从小做大虽不易,但从大转小却更难。但只有把城市做“小”,变得更为集约、紧凑、高效,才能让城市文明覆盖到更多的人群,也才能使城中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如何把城市做“小” 2014-03-27 3356472 2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