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撤”——
小车祸,微信来搞定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盛相良 方洲龙
核心提示:
轻微交通事故看似小事一桩,却因涉及事故理赔和道路通行,让老百姓心烦,监管部门头疼。我省各地交警部门纷纷推出微信快速处理交通事故服务,积极探索破解事故处理难题。
交通事故发生后,按照传统的处理流程,车主需要打电话给交警和保险公司。交警到场后,厘定责任归属;保险查勘人员到场后,明确定损额度,然后开车到修理厂维修。之后,车主拿着一堆资料,到保险公司理赔。有时事故虽然轻微,如果对方不配合,车主的烦心事就更多。
今年起,我省温州、宁波、嘉兴等地交警部门纷纷推出微信快速处理交通事故服务,车主不用来回折腾,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这一创新做法,使交通事故“快处快撤”成为可能。对此,交警和车主给记者算了3笔账。
时间账
5分钟,全搞定
郑上勇是温州市交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整天与事故车辆和当事人打交道,对交通事故处理有着深刻的体会。
他所在辖区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近七成是轻微事故,过去只有一小部分是车主自行解决,其他都要警察到场处理。
“我们曾做过数据分析,处理一起事故,快一点的需要20分钟,慢一点的要花40分钟。”郑上勇说,很多时候,交警刚接到报警,还没发动车子,第2起事故的报警电话就来了。在赶往第1起事故现场的路上,第3起事故的报警电话又来了。要是碰到雨雪天气、道路拥堵等情况,事故双方在现场等候交警处理的时间就更长了。
要打破“事故双方心里急、交警勘查现场忙”的局面,推行轻微车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迫在眉睫。
今年1月24日,温州交警二大队开始试行“交通事故微信快速处理”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让事故车主自助采集现场证据,发给统一的微信平台,我们不用出警,保险公司也不必派人到场。”郑上勇介绍。
3月20日,记者跟着交警,现场感受了一回交通事故的“微”处理。
上午8时10分,温州市鹿城区鹿城路划龙桥附近,张女士驾车与王先生的车子相撞,双方车辆轻微受损。
8时12分,张女士用手机拍下现场状况及双方的证件,并上传至温州交警二大队的微信平台,微信平台工作人员马上对张女士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确认。
8时15分,现场处置完毕,双方驾车撤离现场,各自去上班。
中午12时35分,张女士和王先生按事先约定,来到东部交通事故服务中心。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微信照片,认定张女士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她所投保的天安保险公司人员当场对双方车辆损失进行评估,并办好理赔手续。
事故处理仅用时5分钟,保险理赔半天办理完结。“微信解决事故纠纷,处理起来又好又快。”张女士感叹说。
郑上勇介绍,3月以来,二大队平均每天微信处理交通事故46起,占辖区车损事故总量的65%,至今没有接到一起投诉。
治堵账
快撤离,畅通行
据桐乡市交警部门负责人介绍,随着私家车逐年增多,每逢早晚高峰,路面车流量都非常大,事故车辆如果等候处理时间过长,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形成恶性循环。
前不久,桐乡网友“一米特”开车经过桐乡人民医院南门口,发现道路非常堵。往前挪了一段后,他才发现有两辆车子追尾。司机打电话报警,而任由车子横在路中央。“正值下班高峰,又被两辆车子占去一个半车道,能不堵吗?”
5分钟后,他绕了一圈回来,看到两辆车仍抛在原地。后面已排起长长的车队。他赶紧对两位司机说:“师傅,赶快把车靠在路边,后面堵上了!”对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挂断电话,钻进驾驶室挪车。
执勤交警告诉记者,通过使用微信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引导事故双方自行协商处理,能快速清理事故现场,减少因交通事故而造成车辆拥堵现象。“过去,一些事故当事人即使拍了照片也不敢把车辆移到路旁,生怕不被交警‘承认’。如今,微信快速办理轻微交通事故,无疑给当事人吃了一个‘定心丸’,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去年8月,厦门市也推出“微信自助处理交通事故”新服务,试运行5个月,共处理1305起轻微交通事故。随后,厦门交警又联合当地保监局和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微信自助处理交通事故”升级版。当地交警部门表示,用微信处理轻微事故后,如果能把自行处理的比例提高到50%,将会让厦门的堵车减少20%。
创新账
微信群 新服务
事实上,在微信出现前,如果两辆机动车发生轻微事故,很多司机不懂得“快处快撤”。
根据《物损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和简易快速处理实施办法》规定,只要发生“人未伤,车能动”且车损在2000元以下的物损交通事故,都可以走“快处快撤”流程,以节省时间、避免引发拥堵。然而,“快处快撤”机制一直是“叫好不叫座”。
今年春节期间,宁波市慈城镇英雄水库附近发生的一起两车刮擦事故,让各方吃足了“苦头”。2月5日上午10时许,李某驾车前往亲戚家拜年,在途经英雄水库附近时与对面来车来了个“亲吻”。事故责任明确,车损也很小,原本完全可以用“快处快撤”机制来解决,只要双方约定时间去理赔中心就行。
但问题就出在缺乏信任上,双方非要等交警来现场处理。由于水库比较偏远,加上李某等人说不清事故具体地点,交警几乎把水库绕了个遍。最终,交警在现场拍照取证,填写好见证卡后,让双方一起去理赔中心。
宁波江北交警大队曾做过统计,每天辖区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四成以上符合“快处快撤”条件,但很少有人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为什么车主不愿“快处快撤”?交警分析,发生交通事故时,绝大多数车主第一反应是打电话报警,因为大家都担心责任分割不清楚,怕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所以一定要等候交警处理。这里面凸显了一种信任危机:车主需要交警的权威或者可靠的“证人”,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微信快速处理的优点在于,它能实时传送声音、文字、图像,这些都能当证据用,可以打消当事人的顾虑。”在郑上勇看来,微信处理事故正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我们正在和保险公司商谈,很快将推出微信定损、微信理赔的新服务。”他说。
■专家观点
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眼下,网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网络新技术来管理社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好处,如“小刮擦、大拥堵”已成为当前交通管理的一大难题,微信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就可以很好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给广大车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不过在处理事故方面,必须严格按照交通规章制度执行,不能因为是轻微事故就抱有不重视、不严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