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宅变街景 商圈旺人气 园区拼创意
上城:找回老底子 改出新味道
文/ 马悦 徐溶 刘婷婷
民宅变街景 商圈旺人气 园区拼创意
上城:找回老底子 改出新味道
文/ 马悦 徐溶 刘婷婷
这里曾经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自搭自建的小阁楼、小阳台举目可见,路面坑洼、道路狭窄,半空中电网交错……如今,这里成了找回老杭州记忆的历史街区,充满着文化气息。
这里的商店坐拥景区黄金地段,却曾经杂乱无章,与美景不相配;经过重新包装,高端、大气、精致的购物中心吸引着八方来客,国际一线品牌的入驻、百年老店的回归,让这里已然成为杭州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
这里曾是一片无人管理的废弃厂房,如今腾笼换鸟、焕发新生,时兴的文创产业让这片土地插上“创意”的翅膀,成就了不少人的梦想……
作为南宋皇城大遗址的所在地,上城区里的老旧房屋占全市的60%左右,“老”和“小”是这里最大、最基本的区情。
“三改一拆”,让上城区加快兑现着对老百姓的承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
老城区变美了,变活了。这些变化,群众看在眼里,也让“三改一拆”得到了上城人民的拥护。截至今年3月21日,上城区累计完成“三改”240余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近16万平方米。“三改一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各项指标走在杭州市前列。
眼下,上城区继续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拆违,以拆违助推项目建设,运用数字化城管、平安上城、网格化管理等信息化技术,形成控违禁违长效机制,全力推进“三改一拆”。今年,上城区力争创建2个“无违建街道”,两个街道50%的社区成为“无违建社区”,确保到2016年成为“无违建区”。
旧民宅变身历史街区
莫邪塘找回老杭州风情
经过10个月的整治,莫邪塘终于“梳妆打扮”换了新颜。“看,这一片就是历史街区,全都是老杭州的印记。”顺着居民蔡大妈的手指方向望去,白色的木围栏、米色的石墙面搭配上红色塑胶人行道,仿佛“穿越”到了民国时期。
坑洼的道路,拥堵的交通,不畅的排水……莫邪塘区块内老小区众多,早在民国时期这里就是杭州的食品加工基地,新中国成立初更是厂房林立,有杭州肉联厂、杭州茶厂等老牌食品加工厂。这里建筑密度大,业态杂乱、违建林立等问题突出,是上城区基础设施最为薄弱的地区,居民们一直期盼着家园可以重新“妆扮”。
“上改下”消除视觉污染、拓路面缓解交通两难、创新“城市纽扣”、改良路面材质……去年开始,上城区通过拆违拆迁、河道整治,把“三改一拆”与“四边三化”相结合,对莫邪塘区块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区域环境。
看着家门口一点一滴的变化,住在近江新村10幢的居民戚雅仙笑着说,“整治过程是阵痛,但整治好后,不仅家门口环境优美,出行也会方便起来,只有生活品质提升了,住着才会更加舒心。”
眼下,包含着民俗百态历史碎片、市井生活休闲商业的莫邪塘风情街区正逐渐揭开面纱,带给人们游、购、娱、吃、住的多方位体验。“完全是焕然一新的感觉,现在人气旺了,我们家的两个商铺租金还可以涨上一大截呢。”蔡大妈笑着说。
同样弥漫着历史气息的还有修葺一新的五柳巷。“真的没想到,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能变得这么漂亮。”重新搬回老房子,五柳巷的原住民们拍手称赞。可谁曾想到,去年这里还是杭州一片斑驳老旧房屋,是黑瓦白墙江南院落间的“破败”一笔。
不久前,上城区对这些房屋进行保护性修缮,按历史原状进行更新。原先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墙面粉刷一新;玻璃钢瓦搭成的简易厨房不见了,隔出了宽敞明亮的独立厨房;原先只放得下一张床的阁楼,现在一米八的大个子站在里面也不觉得挤……如今,漫步在东河边的五柳巷,仿佛还能嗅到南宋时期的市井味道。
除了对房屋进行改造,上城区还细化、优化了五柳巷的业态布局,引进了金融、文创、中医中药产业。
上城区提高了旧住宅区的改造标准,涉及结构、墙体、屋面、排水、道路、管线等方方面面,并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停车场库,实施支小路整治。
湖滨商圈绚丽归来
老字号与新时尚构筑别样风景
老俞是解放路194号的居民,旧民居改造,让他家15平方米的小屋翻修一新,住在老房子里也舒坦了。但更让他感慨的,是湖滨商圈的巨变:“这里是老杭州最繁华的地方,商业中心、小吃天地,但武林广场那边崛起后,我们这里有一阵子很冷清。这两年,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了。”
的确,延安路上,繁华掩映中,湖滨商圈彻底迎来了破茧成蝶般的蜕变:吃饭去知味观、杭州酒家,购物穿梭在解百、湖滨银泰,顺便再去工联、龙翔买点小东西……被杭州名优特产商店、传统老字号、地方特色美食小吃店等包围着的湖滨商圈,把古老记忆穿插在众多时尚品牌旗舰店之间,制造出一种奇妙的商业氛围。
位于延安路和湖滨喷泉正中间,地处黄金地段的利星购物广场,从2000年开业以来,“灰头土脸”了很多年。
“十年磨一剑”,湖滨地区综合整治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通过整体谋划发展、滚动推进工程,已形成一个地上近100万平方米、地下近10万平方米,集吃、住、行、游、购为一体的立体式商业圈。
在整体氛围的带动下,利星广场这个3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2012年的营业额达到4亿多元。尽管成绩不菲,但是利星人认为跟延安路湖滨这个地段,还不算很匹配。
利星名品董事长陈敏说:“湖滨商圈的华丽回归,也带给我们不少新机遇。今后店多市隆,前景一片光明,希望以‘快时尚、慢生活’路线,吸引小资、白领群体购物。”
紧挨着西湖,这样的独一无二也造就了湖滨地块独特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世界一线品牌在这里开设旗舰店,成为西湖边一道奢华的风景线——GUCCI、CARTIER、PRADA等耳熟能详的国际一流品牌扎堆亮相,不久后,全球仅16家的“LV之家”也将吸引世界的目光。一街之隔的湖滨二期还引进了首次登陆杭州的国际知名品牌MCM、 PERRE BALMAIN等一系列深受年轻人追捧的青年设计师品牌。
目前,湖滨一期完成1.8万平方米房屋改造,湖滨二期完成10万平方米房屋改造,湖滨一期营业收入已突破2亿元,湖滨二期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
今年,大湖滨商圈将迎来“收官之战”。继湖滨一期第二轮的改造和提升后,湖滨三期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地下室施工,确保湖滨四期2014年10月开业,并启动西湖天地二期、工联二期项目建设等。
旧仓库里放飞梦想
新山南出产创意与宜居生活
“这里的建筑融入自然,我们仿佛在风景中办公。”浙江新华移动传媒董事长颜广生向我们展示着办公环境。沿着白云路一路向里,郁郁葱葱的绿树间点缀着一幢幢红砖仓库,这里便是他工作的地方——山南国际创意(金融)产业园。
玉皇山南区块以前是以陶瓷品市场石材加工仓储为主,复杂的生活形态保留了大量的旧厂房、旧仓库、旧民居和违建建筑。
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为导向,上城区通过对区域内的违建拆除,旧住宅、旧厂房、城中村改造,综合整治总面积150公顷的玉皇山南地区,带动山南国际创意(金融)产业园建设。
颜广生说,来选址时,这里还是一片旧仓库,堆放着大量的石材。如今,没有了昔日的粉尘和噪音,现在幽静的绿荫下就是盛产创意和梦想的“工厂”。目前,改造后投入使用的创意园区,已吸引了思美传媒、浙报传媒梦工场、赛伯乐投资等77家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年税收突破2亿元,成为我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除了出产创意,山南区块的改变还为这里的百姓带来了宜居的生活环境。多年来污水横流、破败杂乱的城中村不见了踪影,甲鱼塘变成了流水潺潺的水景公园,创意园代替了老仓库,整治一新的民居院落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这里发生的新变化让每个到访者惊叹不已。
“旧仓库改造成创意园和文化广场,村集体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租金比原来增加了5倍。”土生土长的玉皇村村民姚成志说,现在的山南区块成为了杭州市宜居宜业的宝地,彻彻底底地告别了原来低产值、重污染的石料加工基地。
在离昔日棚户区不到500米的地方,上城区新建了白塔人家、山南人家共计约2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小区,安置了1500多户居民。如今,居民们口中的“新山南”已成了大家的养生宝地,每天早晚,附近的水景公园都聚集着不少锻炼身体的人们。
截至目前,上城区已完成近千户居民的拆迁工作,搬迁单位40家,拆除违法建筑1万余平方米,累计完成居民安置1083套,完成农户安置649套,完成旧厂房(仓库)改造6.2万平方米,已有4万余方建筑投入使用。
今年,山南创意园完成“提升战”——完善安家塘、甘水巷等组团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软实力,积极争取“世界级名人”的入驻,深化园区文创产业的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