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乾坤
邓国芳
与陈岙村相遇,是因为我们要去瑞安塘下镇看水。
塘下镇,浙江试点培育的27个小城市之一,中国汽摩配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富裕塘下百姓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境内现有94条河流中,黑臭河和垃圾河竟达50余条,温瑞平原典型的江南水乡不复往昔。
此时的塘下镇,正沉浸在浓浓的治水氛围中。去年以来,塘下镇以铁的决心和手腕,推进汽摩配污染环节和废塑行业整治,有效切断了大部分工业污染来源。塘下镇的企业家何建东,还牵头成立环保协会,发动全民治水。
治水意味着什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陈岙村的样本。
在塘下这片孕育了“温州模式”的土地上,在那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尚不凸显的年代,陈岙村就以治水为契机,高起点规划建设村庄,推动汽摩配产业入园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个创举。
但陈岙村吸引我、震撼我的,又远在治水之外。
在瑞安,陈岙村的资源禀赋并不独特,很久以来,在世人眼中,就是穷乡僻壤之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村庄,在乡村能人陈众芳的“奇思妙想”下,从高起点规划入手,一步步经营到了今天。在他眼里,农村不该刻上落后的烙印,它也有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权利与机会。
彼时,所有的目光和资源,依然聚焦在城市,几乎没人把热情熔铸在乡村里,更别说以等同城市的眼光,去看待和经营乡村了。就像陈众芳回忆里“吐槽”的,当他为村庄的用地指标或规划去各部门奔走时,吃了多少闭门羹,又遭到多少异样目光。“城里都办不到的事,你陈岙村想办到?”可是,陈岙村终究做到了。
走读陈岙村,回味它治水护水兴水的故事,冥想那些未完待续的人水情缘,植入脑海的,是“美丽乡村何去何从”的豁然开朗,和“温州精神”的另一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