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文体

体验版昆曲《牡丹亭》记者杭州初体验

春日游园赏惊梦

  本报杭州3月21日讯

  记者 吴孟婕 通讯员 李默扬

  今日春分,宜竖蛋,宜出游,宜懒洋洋——依着《黄帝内经》“披发缓行,广步于庭”,最应景。走在南宋御街的青石板路上,满街的流行歌曲和饭菜香,如果不抬头,你很容易错过“御乐堂”簇新的红色招牌。

  这里是原翁隆盛茶号旧址。穿过一楼的餐厅,踩着“咯吱咯吱”的木台阶上至二楼,满室竹墙,清香沁人,据说是由安吉运来的毛竹削成粗细一致的薄片钉接而成。

  不要停步。三楼,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4月13日将上演体验版昆曲《牡丹亭》的小剧场。仿佛《桃花源记》中描绘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抬眼,一间只设66座的剧场小而精致,还有专为《牡丹亭》演出而设计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及四面木质屏风。

  春光短暂,莫负良辰美景。先与汪世瑜、林为林、林谷芳、白燕升等名家一起,来一番“初体验”——

  众人坐定,灯光渐弱,只留一束追光灯打在舞台中央,别出心裁的白色宣纸代替了传统的幕布。清扬的笛声在身后响起,无需麦克风扩音,这声音带着竹香和百年茶号的龙井茶香,娉娉袅袅地来到面前。接着,杜丽娘和柳梦梅登场了,一句《惊梦》里的“如花美眷”,百转千回,哪怕是不懂戏的人,也直勾勾地走进了那段缠绵悱恻的似水流年……

  “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第一排观众席距离舞台仅两三米的距离,那水袖甩起来似乎要抚到前排观众的脸上。” 导演林为林说,他们想用空间上的距离创造信息表达上的丰富。所以,这出《牡丹亭》最好看的就在于眉目传情。

  “之前在大舞台上因为观众距离远,动作和表情都会很夸张,如今距离近了,就必须要收一收。”柳梦梅的扮演者、“奥运小生”曾杰对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有了新的设计,“比如第一眼见到杜丽娘,如果表现得幅度过大,就会适得其反……”“在戏剧界,有句行话叫‘审贼’,说的就是这种近距离表演。”一旁的剧评人白燕升插话。

  “原始的版本里,柳梦梅拾到杜丽娘的画像,和画像对话就演了40分钟,现代人怎么忍受得了这么慢的节奏呢?”林为林透露,为了能在保留原著精华的基础上让故事更加圆融轻快,编剧周世瑞已经写了13稿剧本,公演后,还要收集观众的反馈,一次次打磨剧本,妆容、配饰、字幕等细节也要再做调整。“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年轻人通过100分钟的观戏体验,爱上昆曲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艺术总策划程俊说。原来,是“体验”,也是“定制”。

  此外,杭州体验版《牡丹亭》还有两个“杀手锏”——一是戏服由杭绣纯手工打造,一是委托中国美术学院制作了大投影水墨动画。“两样本土制造,将江南的情景和意韵烘托出来,更体现江南文化的风骨。”林为林说。

  作为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600年的沧桑历史却不曾颠覆它的风雅之美。试演的第二出戏《冥判》的最后一个唱音缓缓升入横梁之上,演员谢幕离场。可在总顾问、台湾学者林谷芳先生眼中,这是一次文化“灯塔效应”的肇始——让文人情怀回归杭州,让人们从传统中找到心灵积淀。

  林谷芳自称来过杭州“不下200次”:“在这里,到处充满想象不到的预见。比如在熙熙攘攘的西湖边,突然出现一位一身素衣、安然拨弦的琴者,这种小小的惊喜和腔调,让人看到一座城市的品质。你会觉得,这个春天的面目,变得更清新动人了。”

  所以,在杭州,或许也只能在杭州,体验版《牡丹亭》已经有了不少粉丝。据悉,5月2日前的戏票都已售罄,不少购票者是30岁左右的白领。5月起,将从每周一场的节奏改为每周五周六晚7时半各演一场。

  一座城,一些人,一出戏,一次文化创新,一种对美的向往,就从春天开始。


浙江日报 文体 00008 春日游园赏惊梦 2014-03-22 3407838 2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