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江坪

  今年央视春节晚会上,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众多媒体就这个话题进行采访,人们的回答各种各样,有深沉的感悟,也有直白的述说,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时间伴随着人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正确认识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和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同志在俄罗斯索契接受外媒采访时,也提到了这首歌,他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无疑是对时间最有价值的利用。要人生有意义,一是有所进步,二是有所贡献。要进步必须读书学习,这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贡献社会的前提,因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在这一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作出贡献就越大。鲁迅说自己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因此,他为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要珍惜时间,就要认真消除浪费时间的各种现象。一要改掉讲空话的坏习惯。说空话者,说似是而非的、含糊其辞的话,说没有错也没有用的话,说“大概”、“好像”、“也许是”一类套话、废话。这类空话把许多宝贵时间浪费掉了,使可以及早办妥的事也推迟了,甚至落空了。二要改掉相互之间不团结、不合作的坏意识。办成一件事,需要有关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谅解、相互支持。然而,有些人并非如此,而是抓住一些枝节问题纠缠不休,踢皮球、争利益、论高低、比输赢,把宝贵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扯皮之中,结果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件实事也办不成。三要改掉那种看似忙碌、实是无效的坏作风。有些人总是说:忙!忙什么呢?有的是在忙个人的事情,“花公家的钱,结个人的缘”;有的在忙“形象工程”,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把大量宝贵时间投放在为个人谋私利之中,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时间最大特点是惟一性,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时不再来。我们的每一天,我们的每时每刻可以是珍贵的金子,也可以是空流的河水,是金子还是河水看你如何掌握。为了有所作为,不辱使命,我们每个人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要把握时间,用好时间,用进步证明时间的存在,用贡献证明时间的价值。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4-03-19 3397211 2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