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嘉兴严打污染环境犯罪

破案11起,抓获涉案人员27名

  本报讯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徐弋) 为了赚钱,偷偷将高腐蚀性的废水直排河道;不顾法规,擅自处置2000余吨废酸导致水质污染……记者从嘉兴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市公安机关已破获严重污染水环境案件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

  3月14日,海盐警方对位于西塘桥镇的海盐县伟业电器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在厂房西南角一个由厕所改建的酸洗车间内,民警看到,操作工柴某戴着口罩、塑胶手套,身着围兜,“全副武装”地站在竹板上用铬酸钝化铜片。自来水不断注入水池,墨绿色的废水通过竹板遮盖下的粪管,直排车间外的河道。经初步检测,废水中的铬含量超标29.8倍,铜含量超标330余倍。

  柴某和车间主任沈某被警方当场控制,在外出差的企业负责人朱某也于当晚被警方控制。据朱某等人交代,自2012年3月以来,公司为节约成本,将卫生间改造为酸洗车间,完成铜片钝化工序,直接将具有高腐蚀性的废水通过粪管排入河道。为掩人耳目,工人还在粪管上方铺了一块竹板。目前,朱某等3人已被警方刑拘。

  在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的环镇东路上,有一家海浪净化水厂。该厂原来生产“碱式氯化铝”,后改为生产“硫酸亚铁水剂”。而生产“硫酸亚铁水剂”的主要原料是废盐酸。按规定,处理危险废物需要办理专门的经营许可证,但张某从未办理相应许可证。据统计,从2007年企业开办至今,张某擅自储存、处置危险废酸达2000余吨。今年2月11日,张某将28吨废盐酸放入储酸池,不料隔断墙倒塌,废盐酸渗漏到附近河道内。经环保部门抽样检测,渗漏到河道内的废酸呈强酸性,铜、镍、锌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目前,张某已被警方刑拘。

  嘉兴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打击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在水体内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等水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为“五水共治”清障护航。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嘉兴严打污染环境犯罪 2014-03-19 3402707 2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