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镇海中学副校长姚仁汉志愿留疆支教

爱洒天山育桃李

  记者 阮蓓茜 黄轶涵

  一大早,姚仁汉走进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门口的维吾尔族保安见到熟悉的身影,欣喜地向他问好:“姚校长,您又回来啦!”

  姚仁汉是宁波市镇海中学副校长。一年半前,52岁的他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在新疆阿克苏库车县第二中学当副校长,成为一名援疆教师。

  日前,姚仁汉再次来到库车二中,学校保安一个“又”字,让他倍感亲切。老姚是在结束了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后,主动要求继续留疆,还在库车二中当副校长,他说,要带满学生三年,争取把更多学生送进大学。

  老师不走了

  其实,早在一年半之前,当姚仁汉踏上新疆这片土地时,他就在心里暗自下决心:如果身体允许,就带满高中三年,带出一批好学生来。

  2011年11月,宁波镇海中学与新疆阿克苏库车县第二中学达成联合办学协议,为期3年,还成立了镇海中学库车分校。第二年9月,姚仁汉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支教生活。

  在库车二中,姚仁汉担任副校长,管理高一20多个班级。他一直很纠结:连续性教学,对学生有好处。联合办学是3年,支教时间却只有一年半。

  今年1月,援疆教师要回浙江了。离别时,老师学生相拥而泣。“老师管学生,就像家长带孩子,有感情的。”

  此情此景,姚仁汉眼眶也湿润了,来不及跟家人商量,他就对怀里的学生说:“老师不走了,再带你们一年半,我要看着你们都考进大学。”

  不要带手机

  新的支教生活开始了。到校后,姚仁汉就问同事,学生有没有再带手机?

  原来,以前姚仁汉下班后常去学生宿舍串门。他发现,孩子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晚上不睡觉,玩游戏,发短信,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有个孩子,夜里躲在被窝里发短信,一个晚上能发200多条。”姚仁汉马上向学校领导班子建议:从抓习惯入手,大力抓好学风,不准学生带手机。

  光堵不行,还要疏导。在库车二中,大部分学生都住校,跟家长打电话,也是生活必须,姚仁汉就在校园里增加了120部固定电话,方便学生使用。老师们说,姚仁汉以手机管理为切入点,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库车二中的学风转变。

  都是好学生

  工作上,姚仁汉驾轻就熟,但生活上,可没少让家人操心。“我在家里,连只袜子都不会洗。”初到新疆,姚仁汉最高兴的,就是宿舍里有洗衣机。

  每天晚上,姚仁汉都会往家打电话。爱人赵老师,也在学校工作,女儿在温州上大学,家里太冷清,她就搬去学校住了。“留她一个人,我也挺不忍心的。”姚仁汉特地向年轻老师请教,怎样用QQ视频聊天。他开心地说:“没想到,年过半百了,还跟老婆浪漫了一回。”

  “打电话,他总是报喜不报忧。看到真人,气色不错,人没瘦,我就放心了。”赵老师说,援疆后回家休息,衣服裤子都是他自己动手洗。原本这是值得欣慰的事,赵老师却觉得有点心酸。

  本以为一年半后,丈夫可以回家了,没想到还要增加一年半,赵老师虽然有点不舍,但还是支持老姚的工作,“只希望他少抽烟,保重身体。”

  跟姚仁汉一样,还有两位援疆教师也主动要求继续留疆一年半,他们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崔玉江,舟山第二中学的教师第五振军。

  再次走进库车二中,姚仁汉觉得,跟走进镇海中学一样,这里的孩子,也是他的好学生。

  ■ 新闻链接

  今年2月底,我省第八批365位援疆干部人才陆续抵达新疆阿克苏,开展为期3年的援疆工作。我省自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已选派855名干部人才来到这里,助推当地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使得浙江与这片南疆边陲的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365位援疆干部中,像姚仁汉一样的援疆教师就有246人,他们将在阿克苏的100多所学校任教。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爱洒天山育桃李 2014-03-19 3401787 2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