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是一种选择
蒋卫阳
春天的脚步匆匆,又到江南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了,但金华长湖畔的乡亲们早没了这份眼福,因为用这里的湖水灌溉农作物,连生命力顽强的油菜花都无法生长。这个曾经水清鱼肥的地方,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染也加速了:“附近的乡镇成立了工贸区,沿岸企业大量排放污水,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加上湖底的淤泥多年来得不到清理,长湖的水质从1994年起出现了严重污染:水质乌黑,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类似金属锈的污染物……”有媒体如此报道。
在今年一开年就拉开的这场覆盖浙江全省、以治理污水为首当其冲的治水大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被列为整治对象的地方几乎都有相同的经历,原先山清水秀,而后因为一门心思发展工业,没有顾及或者顾不上考虑周围环境承载力,等到像金华长湖那样,“农民到被湖水灌溉的农田干上一天活,就会全身发痒,严重的还会烂手烂脚”之时,问题已变得积重难返。
“先污染、后治理”,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这条路,我们在其中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这当中,固然有长期以来摆脱贫穷落后的渴望、GDP冲动等多重因素交织,但更重要的还是观念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着单向性的思维,即一旦设定一个目标,就投入全部资源来争取;而很少想过或比较过同样的资源,如放在其他方面会带来什么不同的效果。这就牵涉到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问题。
现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几乎长幼皆知,很多人将它理解为付出代价和得到报酬之间的关系。既然没有“免费”的可能,那就必须靠投入和付出来取得,于是,要发展经济,清清的河水可用来发展电镀产业;秀美的山坡,被随意开挖,为的是开矿制造建材……其实,弗里德曼此话本意表达的是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你吃的“午餐”的确不会免费,因为你吃这顿“午餐”的时候,其实也就放弃了其他可能的机会。
如果说,之前我们在一心追赶GDP的时候,也许来不及停下脚步来思考一下机会成本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有时间来想一想到底应该坚持些什么和放弃些什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作出了坚定的抉择:想要有长远发展首先得有绿色生态;想要有金山银山首先得有绿水青山。并以此来倒逼整个浙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这中间放弃的是落后的产能和带来严重污染的企业,换来的是先进技术、先进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孩提时代的河流、门前的树,这种乡愁其实没有人愿意放弃,而新时代给了我们重新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