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公司接管鄞州城乡演出市场
乡镇院线有好戏
本报记者 陈醉
区委报道组 章燕飞 通讯员 谢楠
一场顶级音乐盛会近日在鄞州集士港镇广德湖剧院举行,台下座无虚席,台上是享有盛誉的葡萄牙交响管乐团70多名专业音乐家。指挥家轻点手势,音乐响起,那是交响乐《红旗颂》动听的旋律……
促成国际大牌乐团来到乡镇的是鄞州城乡演出 “院线制”的尝试。
鄞州把乡镇剧场从政府直管项目剥离,委托给宁波逸夫剧院管理和运作,建立城乡统一的专业管理平台、演出采购平台、票务流通平台,“这相当于开出一家家‘连锁店’,城市优秀文化资源借此流向农村,乡镇百姓切实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而农村资源又能很好地反哺城市文化生活。”鄞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剑波介绍。
找米下锅做巧妇
广德湖剧院是一幢前卫立体式风格的建筑,两层楼的大厅能容纳860名观众,红木色系的坐椅和舞台大气时尚,设备先进齐全,甚至超过了城里老牌的逸夫剧院。
近几年,各地群众文化需求高涨,大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起,仅鄞州全区就已投入7亿多元实施镇级文体活动中心的新建、改建,建成的乡镇剧院有9家,即将建成的有5家,总座位数10800个。可是,好剧场,没有好戏的例子,集士港文化体育中心副主任徐红辉看得太多了。很多乡镇剧院现在只靠政府送戏下乡的“杯水车薪”,或者是群众自娱自乐为主,空置率高是各地乡镇剧院普遍的阵痛。“区里另一个2004年建成的乡镇剧院就常常在苦苦‘空等’,每年上演剧目才20多场,大部分时间关着门。”
徐红辉的烦恼,正是鄞州乡镇剧院共同的成长阵痛。文化部门曾做过各种尝试,如政府自组团队进行管理,但各类人员的人头经费每年就需要近30万元,而单打独斗去请戏,动辄10万元一场的费用,一年需资金约500万元。
更大的隐忧是,乡镇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剧目的引进、音响的调控、舞台的布置等,可能与剧院的硬件设施不相配。
是否可以请专业的演出公司来管理、运作?在各种探索后,鄞州区把目光投向了“院线制”。去年9月,区委宣传部、鄞州区文广新闻出版局等部门牵头,极力促成了集士港镇政府与宁波逸夫剧院的一纸合约,广德湖剧院成为首个试点剧场。
“逸夫剧院每年有200场演出,每次请来的剧团都能到我们这里演一场的话,我们的剧院就红火了。”徐红辉盘算着。
翻开逸夫剧院接手后的演出目录:越剧《沈光文》、白俄罗斯国家模范歌舞团《歌舞晚会》、话剧《七月与安生》、歌剧《阿依达》、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文龙》、杭州市杂技总团杂技表演……去年9月剧场开张起,已举行文艺演出超过50场,其中地级市以上剧团演出44场,预计到今年9月,可演出近百场。
高雅艺术下乡来
捏着一张葡萄牙交响管乐团的演出票子,集士港镇中心小学老师洪佐萍早早等在剧院门口,她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交响乐,今天是第一次听现场,有些好奇,有些紧张。”
洪佐萍拿到的是一张免费票,虽然是城市剧场“接管”,但政府并非放手不管。广德湖剧院每一场演出都有50%的票是免费发放给乡镇居民的,“这部分钱是政府公益资金补贴,争取让每个居民每年能免费看上一场戏。”逸夫剧院宁波市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曙鸣说道。
当然,乡镇剧院不仅仅是做公益,徐曙鸣适当地引进了市场规则,除了免费票,另外一半票采用公开售卖,但同样的演出,他把票价控制在城市的一半,就像越剧《沈光文》,最便宜的票价只要三四十元。
惠民的票价受到追捧。不久前,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文龙》在广德湖剧院开演,上座率达到96%左右。这意味着,乡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慢慢打开了。
“第一次”总是需要鼓励与引导的。前阵子,威尔第经典歌剧《阿依达》登陆广德湖剧院,结果上座率首次低于80%。
徐曙鸣认为,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还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乡镇文化消费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提高人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是要让高雅的艺术进乡镇剧院。”他说,就像一开始在这儿演戏剧,观众老是走来走去,不得不加派两倍的人力维持现场。但几个月下来,观演的秩序已经非常好了,同样,乡镇百姓的欣赏水平也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
半年多来,广德湖剧院省级以上团队演出占30%以上,其中不乏全国“五个一”工程获奖节目《花儿》、歌剧《阿依达》等高品质演出。这些高档文化产品就像一股强大的推力,推动着城乡文化消费品质逐步靠拢、趋同。
一根红绳两头牵
剧场“院线”这根红绳,一头连着城市文化,一头牵着乡镇文脉。
“逸夫剧院自制的儿童剧最有名气了,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在广德湖剧院的售票窗口,乡镇居民们忙着“点单”。
收到来自农村市场的讯息,徐曙鸣立马决定,4月份就在乡镇剧院投放逸夫剧院目前正在采排的儿童剧《青蛙王子》,“本来我把投放时间安排在7月暑假档,保险一点,可没想到农村市场需求这么热烈,看来得提前了。”徐曙鸣说,乡镇剧场进入“院线”后,也可以分享到这些“概不外传”的自制剧,一个自制剧演10场和演一场的费用差不了多少,但成本却分摊了。
不仅城市资源通过“院线”下乡,乡镇资源也开始向城市“给力”。
去年底,邱隘镇赛红文艺队就在逸夫剧院演出甬剧传统名剧《借妻》,“最近我们请来了17支乡镇甬剧团队拼成17场流水席式的演出,结果场场爆满。”徐曙鸣说,因为是剧场策划的演出,成本低,一场演出票价才5元,深受城市居民的追捧。
在鄞州区,乡镇的文化资源远不止这些,大致数数就有31支业余戏曲团队、20支业余综艺团队。
徐曙鸣的设想是,等把各个乡镇的剧院全部纳入“城乡演出院线”后,乡镇的文艺资源就能有机串联,城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