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切实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2013年浙江党建工作综述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这一年,省委切实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真正做到把管党治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省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开新局、立新规。这一年,各级党委(党组)坚持围绕中心谋划党的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党的建设,聚焦“四风”狠抓整改落实,党员干部精气神明显提振,切实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提供了坚强保证。

  常补精神之钙,凝聚发展共识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实现中国梦浙江篇章的强大支撑。省委把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作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来抓。

  补足精神之“钙”,当务之急是快学早学、学深学透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迅速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管党治党新思想新要求传达到党员干部群众中、落实到党建工作实践中。在各级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了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工作,率先在全国完成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省管干部集中轮训。省委常委会带头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重温习总书记在浙工作期间的教导和要求,把《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学习讲话精神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的主要源泉,也是凝聚广大民众发展共识的思想基础。针对当前各种价值观念、文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省委出台系列文件,旗帜鲜明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以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为目标着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青年理论工作者、新闻采编人员等多支队伍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培训。切实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广泛开展“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当战士、不当绅士”学习讨论实践活动。

  梦想是行动的引擎,共识是发展的动力。2013年,省委深化推进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全省共组建宣讲团670多个、宣讲6.7万余场,干部群众谱写中国梦浙江篇章的底气更足了。这一年里,涌现省第三届道德模范20位、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2人,“最美”人物道德群像增添新的光辉,杭州市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经验晋京报告会成功举办,“最美”现象变成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生动诠释了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聚焦“四风”问题,狠抓正风肃纪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是横亘在党和人民之间的无形之墙。新一届党中央成立伊始,就颁布八项规定,随后又部署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落实,正气罡风压倒了“四风”,“为官不易”成果不断扩大。

  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在第一时间制定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28条办法”和“六项禁令”,连续出台元旦春节“六个严禁”、中秋国庆“五条禁令”和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规定。坚持抓实抓小抓具体,严格压缩文山会海、“三公”消费,有效整饬机关工作纪律。坚持明察暗访、正风肃纪,曝光典型、形成震慑,全年查处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865名,通报典型案例47起。

  2013年7月,省委坚持“示范点、排头兵”标准,启动实施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与活动单位深入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开展两轮基层走亲连心。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阶段,敞开大门查摆“四风”问题,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帮互找“四风”问题。期间,各单位领导班子普遍形成了“想要百姓叫好,先向问题叫板”的共识,各单位共落实班子整改措施7180个、明确整改时限4499个。

  狠刹“四风”、转变作风,本质上要靠制度发力。去年,省委不断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省委常委领衔建章立制,牵头制定出台完善厉行节约、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等15项制度;开展“学、清、立、改、停”工作,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新风吹来满眼春。党员干部在一条条严规铁律下端正作风、增强了党性,在一声声批评警醒中触及灵魂、经历了洗礼,广大群众也切身感受了机关作风转变,无不拍手叫好。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高度评价我省教育实践活动,认为“真正抓出了高质量、确实建成了示范点”。

  突出从严治吏,培养狮子型干部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一年来,省委切实履行抓班子带队伍职责,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不遗余力建设过得硬打胜仗干部队伍。

  “能谋善断、能干善治、能征善战、能识善任”,“敢于较真碰硬、决战亮剑”……省委书记夏宝龙多次为“狮子型”干部“画像”。一年来,省委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导向,开展12次领导班子建设专题分析,发现和储备了一批“狮子型”干部。坚持直接抓县委书记队伍建设,3次召开县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大力加强全省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省委书记夏宝龙3次深入基层暗访,明确要求倾斜干部资源、推行乡镇干部住夜值班、严格控制对乡镇的“一票否决”事项等一系列举措,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全科干部”。

  “宽是害,严是爱”。省委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严从紧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规范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等工作,深入开展破格提拔干部情况自查,集中倒查“带病提拔”干部选任过程,推进超职数配备、擅自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等问题专项治理……从严管理逐步融入到干部工作全过程。

  省委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出台实施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当年动真格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省管干部5名。完善竞争性选拔办法,2013年省直单位竞争性选拔突出注重干部经历、能力和素质,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经济发展之要、人才发展所盼。2013年,省委建立健全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出台了加快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年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000余人,省“千人计划”209人,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数继续保持全国第四。

  省委的高度重视焕发了全省干部人才队伍的生机活力,各地各部门稳扎稳打、有力推进转型升级“组合拳”,治水攻坚、“三改一拆”、浙商回归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8.2%、增长10.3%。

  强化服务功能,激活红色细胞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执政宗旨,也是基层党组织的神圣使命。2010年4月以来,省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率先全面扎实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后,省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更为鲜明的主题。

  省委以“三大指数”为抓手,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党员考评管理,真正做到考得严评得准。建立乡镇服务指数,开展“五好”服务型乡镇创建,乡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有效提升;健全党组织堡垒指数,全省1600余个后进村实现整转;开展党员先锋指数管理,5474名党员被确定为警示党员。同时,坚持“严”字当头管好党员队伍,警示一批、处置一批后进党员、不合格党员,进一步纯洁了党员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3年省委抓住村级组织换届契机,选出好班子、绘就好蓝图、换出好风气,切实巩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红色细胞”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服务能力。省委严格选人标准,把好候选人“入口关”,9000余名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被劝退或取消资格。明确贿选的“九种情形”,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87起、处理645人,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2013年,省委着力深化两新组织“双强争先”, 突出抓好青春党建,党组织在两新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持续增强。服务需求在哪里,党员就出现在哪里。全省60余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先后8次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重拳查办案件,扎牢制度笼子

  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2013年,省委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干部更加清正、政府更加清廉。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2013年,省委组织开展党章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和执行情况督查,引导和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强化政治定力,着力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是颠扑不破的治腐良方。去年,省委出重拳下狠招查办腐败案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8915件,处分党员干部8907人。其中涉及地厅级干部12人、县处级干部159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22人。

  制度是管住权力的笼子,“牛栏关猫”是权力制约的大忌。去年,省委大力推进具有浙江特点的惩防体系,制定出台建立健全惩防体系2013—2017年《实施办法》,强化纪检监察派驻(出)机构监督责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一系列举措把制度“笼子”编得越来越密、扎得越来越紧。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承上启下之年,各级党委(党组)要进一步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增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扎实推进“五水共治”、“五措并举”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切实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2014-03-17 3399660 2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