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手农行省分行送服务到嘉善
金融惠农 量身定制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夏水夫 章江
本报嘉善3月13日电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夏水夫 章江
今天上午,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本报联手,来到嘉善县举行惠农送服务活动,金融服务送到田头,为农业生产大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转型需要大投入
姚庄镇是浙北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有“中国蘑菇之乡”之称。乡间田野,沿途不时可见一个个食用菌大棚。这两年,传统的食用菌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步伐,越来越多老旧的稻草大棚正逐渐被现代化“蘑菇工厂”取代。转型升级需要大投入,资金问题怎么办?这是让大多数农民伤脑筋的问题。
今天,省农行金融服务小组一行来到嘉兴市联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菌菇棚里,现场了解资金需求。在这里,稻草大棚已经被高标准的保温厂房取代,里面新增了从荷兰引进的全自动食用菌生产线。
“这里的菇房全然不同于传统蘑菇大棚。”菇农丁文峰带农行工作人员走进了他新建成的蘑菇“大棚”,“没有一根稻草,全是钢筋水泥浇筑的框架,内壁是清一色的保温材料。”
装备提升的背后是投入。银行上门了,老丁也毫不含糊提出了要求,今年从荷兰进口一批自动化蘑菇架,还要建一个隧道式发酵料场,需要上百万投入……目前,大部分资金已经获得农行授信,还希望农行今后能够再多贷一些。
现场了解了农户经营情况后,农行相关负责人直接给了肯定的答复,只要符合条件,农行肯定开设绿色通道。
信贷服务个性化
在有100多农户加盟的嘉善农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张加飞向农行工作人员反映,现在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人工也越来越贵,农业也要机器换人,今年要加大农机装备、农业设施投入。目前已经投入300多万,给80多个大棚增加了冷气设施等,希望农行能够降低贷款担保、抵押门槛。
对此,农行工作人员表示,农行正考虑加大三农信贷产品创新试点,发展大型农机具抵押、设施农业钢管大棚抵押贷款,创新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新业务,为不同需求、不同条件的农户量身定制,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方式和融资产品。
还有农户反映,近两年,农业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加大,农业毛利率下降,但是,目前一些涉农贷款利息却上浮30%,负担较重,还希望降低利息,给予优惠。
农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着手给予一些信用良好、产业前景好的农户利率下调5个百分点的优惠。同时加大农户小贷力度,如从10万、20万增加到50万,并采取灵活措施,解决农户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网银进村惠农户
在姚庄镇桃源新村80后农民、蘑菇种植大户章家炜家,装修现代、格调温馨,电器一应俱全。“我能有今天,和银行扶持密不可分。”章家炜感激地说。
章家炜依靠从农行获得的5万元农户担保贷款起家,一步步把自己的蘑菇园做大,目前种植规模扩大到20多亩,一年收入也有20来万。
业务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经常要跑银行汇款取款,很不方便。了解情况后,农行专门派人帮他装了网银和手机银行,省下来来回回跑网点的时间,随时随地打理货款,既自由又方便。
掌上银行的粉丝,桃源新村里可不止小章一个。目前桃源新村已成为全省第一个网银村,家家户户都成了农行掌上银行的用户。今天,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了解他们对网银的意见,希望能够为他们开发更多、更实用的服务。
“现在,我5万元以下的结算都在手机里完成,轻轻一点,全部自己搞定。比起城里人,我们农民一点也不落伍!”章家炜笑着说。
据介绍,在姚庄镇,像桃源新村这样的“网银村”还有3家正在培育中。“我们的惠农通无障碍支付已经实现了村村覆盖,接下来还要派驻三农服务工作室,让更多农民享受普惠金融之利。”省农行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