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浙江开放型经济新发展
□周日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把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放在全球视野的高度,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作出发展阶段的新判断,明确发展定位,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
当前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正在重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今世界,WTO多哈回合谈判停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更高标准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孕育。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成为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的核心内容。2013年9月30日我国宣布参加《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该协定目标是制定服务贸易国际新规则,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面对国际贸易与投资发生的变化,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上海自贸区,向西则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推进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国际经贸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后,不少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批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格局“东升西降”更加明显。据统计,当前中东、非洲、东盟、俄罗斯、印度、巴西占我省出口额的35.9%,仅一年时间就提高了3.9个百分点。从贸易类型看,服务贸易发展快于货物贸易。2001年至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速17.8%,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面对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我省要在巩固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在继续大力发展商品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正进入新阶段。2001至2012年,我省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出口年均增速23.0%,在全国上升到第3位,占全球份额达1.22%,相当于全球出口排名第26位的马来西亚的出口额。但是,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低端制造业、过多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不断显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省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深化开放、全面提高”阶段。当前,我省唯有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紧紧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沉着应对挑战,以开放促改革,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
全面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
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创新开放模式、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打造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战略平台。抓住国家推动新一轮开放、加快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把它打造成配置全球战略资源的重要平台。一是充分发挥舟山群岛新区的战略位置,建立面向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东北亚的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提高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配置上的发言权、定价权。二是主动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政策,接轨TPP等新国际贸易规则,对接上海自贸区,使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接轨国际标准的先行区。三是以综保区建设为突破口,先行先试以大宗商品为主的贸易自由化、以海洋制造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投资自由化政策和体制机制,扎实推进、逐步完善,谋划打造自由贸易园区。四是注重陆海统筹,实现海岛开发与沿海地区的发展良性互补,使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省发展的开放高地。
建设统筹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放纽带。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构建有利于市场采购贸易长效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把义乌打造成为统筹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放纽带。一是推进“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完善监管措施,构建有利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长效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二是在总结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进行复制、推广,放大义乌改革整体效应。
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当前,我省货物贸易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外贸出口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全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好中求快。一是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推进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推进出口基地和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供应链管理等新型贸易模式。二是加快扩大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扩大服务外包,加快发展文化贸易,推动技术贸易,逐步提高服务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三是完善进口贸易扶持政策,加强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的引进,促进进口贸易发展。
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引进来”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三种形式之一;而“走出去”有利于突破资源环境容量的瓶颈,实现“腾笼换鸟”,将在境外获取的市场、资本、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优质要素为我所用,扩展我省经济发展空间,壮大提升本土经济。一是推进“实际利用外资5年5000亿”计划,外资规模稳步增长。放宽外资投资准入,探索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符合法治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外商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开放,完善“招大、引强、选优”机制,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民外合璧,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创新引资方式,积极开展并购投资、跨境人民币投资、融资租赁等新兴引资方式。二是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走出去”。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不断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推进国际营销网络建设,通过自主营销网络把浙货销出去、销得好。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增强工程带动成套设备与技术出口的能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增强企业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主体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跨国并购、技术合作等。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向境外有序转移一批产能。探索建立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办法和服务体系。
不断创新对外开放载体。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要进一步增强开发区的开放平台作用,打造若干个国内一流的开发区。一是深化开发区整合提升,完善开发区考核机制,通过分类指导、综合考评、奖优罚庸、专项资金、统计监测等多种手段,有效促进开发区争先进位,创品牌、提效益,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品牌园区建设,实现创新发展。二是推进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在我省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加快浙台经贸合作区建设,不断创新两岸经贸合作方式。四是积极呼应、参与国家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适应内陆沿边开放新格局,融入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积极参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战略部署,在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抢占先机。
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本土跨国公司是今后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要重点打造。一是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建设一批国际化的自主品牌和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快形成一批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的浙江优势产业和企业,培育发展总部在浙江的本土跨国公司。二是鼓励企业全球配置资源。到资源丰富的地区合作开发,到技术人才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拓展我省经济发展空间。三是探索建立本土跨国公司发展的制度环境,积极研究其他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有效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并完善跨国公司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与国际标准、规则相符合的税收、融资、签证等政策支持体系。
重点实施七大行动计划。为全面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年我省开放型经济要重点实施“国际市场开拓”、“外贸新优势培育”、“外资质量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开放平台打造”、“境外投资扩大”、“服务贸易扩大”等七大行动计划。进一步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好地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作贡献。
【作者为省商务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