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放纵了戾气吗
王玉宝
医患“雾霾”该如何扫清?
全国两会期间,一名医生代表说,现在一些地方“医闹”严重,有的还伤害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如果没有了职业安全感,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广大患者。
就在这位代表说话前后,南京女护士被打残,广东一医生遭“游街”。杭州一女护士在妇女节这天,也不能幸免于“难”。媒体如此高频度地曝光伤医事件,无疑凸显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尴尬现实。
放到台面上,任何智识正常的人都不会对伤医这样的事表示支持。但不能不说的是,以往的伤医事件中,舆论固然总体上表现出遗憾,但也总有一些人出于对医疗服务本身的不满,或多或少表现出对打人者的同情、理解,甚至有人戴上网络面具后大呼“打得好”、“杀得好”。这无疑助长了一些人对医护人员越来越盛的戾气。所以面对越来越多的伤医事件,我们有必要重塑我们的舆论环境。
假如说,以前我们在谈论医患冲突时总喜欢顺带提上对医方的不满,那么,现在,当然我们也可以继续谈论医疗服务的不足,但面对愈演愈烈的医患冲突,我们是否也有必要强化对患者自身责任的反思?是的,医院里嘈杂、拥挤,有的医生甚至态度冷漠,但这足够成为我们捋袖子上阵的理由么?在转型中国所面对的诸多现实困境中,我们面对并不令人满意的医疗服务时,是否表现出了过低的情绪燃爆点?甚至,有些时候,伤医行为恐怕还不涉及医疗服务的优劣,而纯粹是一些人自己的蛮横无理。
有必要凸显一个更为底线的原则,那就是,伤医、杀医是根本不会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即便医疗服务有不足,即便打人者果真有什么委屈,或者属于弱势群体,其伤医行为也不应获得社会惯常施予弱者的道义支持。因为,一个可持续进步的文明社会,公民个体遭遇的不公理应通过法治、建设性的管道解决,而不应付诸个体化的暴力复仇。
实际上,那些伤医者身上的戾气,还有着更广泛的社会背景。比如,地铁中有人吃早餐,也许能带出“一个馒头的血案”。公车让不让座,同样能打个你死我活。有人遭遇不幸而报复社会、残杀无辜,却也有人对此表示理解。这种戾气的蔓延,不能不说是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隐忧。因为,假如一点点口舌之争,就值得我们拳脚相向,假如个人遭遇不公,就要报复社会,那么在面对更为根本性的利益冲突时,社会岂不要乱套?我们如何涵养出更高的智慧、更科学的管道,来化解现代化征程中一个个更复杂的矛盾?从这个角度,通过粗暴的伤医,来化解自身怨气,甚至以为是在为自己讨个说法,这绝对是跟文明背道而驰。
当然,回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除了舆论上谴责这种伤医行为,法律上严惩犯罪分子特别是有组织的“医闹”,根本上还需要制度本身的托底。比如,扩大医疗资源的供给总量、打破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什么时候去医院不用摩肩接踵了,相信人们的情绪“燃点”,也就不会那么低了;进一步改革医疗体制,增加财政投入,破解以药养医体制,祛除医方过度医疗的冲动,这将直接消除一部分医患冲突的根源;建立“货真价实”、权威中立的第三方调解机制,这将使患者认为在自己权益受损时能寻找到值得信赖的仲裁,也就没有必要走上暴力报复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