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3位老委员执著民生——

老提案里故事多

  记者 朱海兵 黄宏 沈吟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每年全国两会所承载的民生期待,已成为不变的热点,人们也时常能看到一些民生话题被代表、委员们一再重提。

  今年全国两会上,记者就发现多个眼熟的“老提案”,而这些“老提案”背后,都藏有令人感动的故事。

  杜时贵委员的牵挂——

  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

  “太好了!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终于要实施了。”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一结束,列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杜时贵就打来电话。这个一向稳重的连任老委员,话语中有一种难抑的兴奋。

  “2008年,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那年3月7日,胡锦涛同志看望致公侨联界委员。握手时,我说职业教育界第一次有全国政协委员,我们很想为农民工定期技能培训做点事。胡锦涛同志说:好啊!好啊!”今天,杜时贵委员回忆起6年前的这一幕,仍然显得有些激动。

  随后两年的全国两会,杜时贵委员连续提交“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建议”。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他虽然没有再专门提交这一提案,但依然利用一切机会呼吁。“我这么关注,主要是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在太重要了。各种补助性政策,只能解决一时。只有通过系统培训,才可以使更多农民工成为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工人,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从而获得更多、更稳定的非农产业收入。”杜时贵委员说。

  事实上,杜时贵委员今年带来的提案中,还有一份年年不落的“老提案”。虽然提案内容每年都在更新,但主题都是职业教育本科化,“现有的高职专科教育,完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急需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个别领域甚至需要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

  杜时贵委员信心满满地说:“我的提案虽然还没有见效,但一直提下去,相信一定会有作用。”

  雷后兴委员的呼吁——

  别让医患关系再受伤

  全国政协委员、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也是一个连任老委员。他每年都会递交10来份提案,很多提案得到采纳。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结”无法打开。

  “从医患纠纷到医闹,再发展到现在的伤医,这种不正常的医患关系不能再延续下去了。”雷后兴委员激动地打开电脑,指着一篇篇文章说,“你看,今年是我第6年提有关解决医患矛盾的提案了。”

  出生畲医家庭的雷后兴委员,对医生这一职业充满感情。“医生本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如今却成为暴力的受害者,成为社会矛盾的宣泄口。”他说,医院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医务人员普遍没有安全感,“这伤害的不仅是医生,也是患者。”

  “对暴力伤医,必须采取零容忍。”让雷后兴委员感到安慰的是,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检察机关坚决打击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等涉医犯罪,切实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这说明,司法机关也开始重视暴力伤医这一现象。”雷后兴委员神情坚定地说,“我会一直盯着这一问题,直到医患关系全面好转。”

  李书福委员的关注——

  尽快提高个税起征点

  《关于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征收的提案》,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这次提交的提案之一。

  个人所得税,一直是李书福委员关注的话题。4年前,他建议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00元,调整为个人所得税起征参考点为5000元,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辖区财政实际情况最多上下浮动1000元”;今年,他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几年我一直在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今年又提了。”李书福委员说,“因为个人所得税的牵涉面太大,直接关系普通人家的生计负担,必须确保公平、合理。”

  “以家庭为单位纳税,比现行的以个人为主体征税,更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变化,更能充分促进个人所得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也更加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李书福委员举例说,假如有两个家庭,其中一个家庭有三口人,只有一个人工作,每月收入5000元。另一个家庭只有夫妻二人,且都有工作,两个人每月工资均为3000元,因而家庭每月总收入是6000元。按照目前个人所得税规定,前一个家庭需要纳税,第二个家庭却不用纳税。

  李书福委员说,实行个税以家庭为征收单位,并扣除必要的基本生活费用,有利于建立和健全个人家庭信用的社会体系,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4 老提案里故事多 2014-03-11 3393172 2 2014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