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要闻

本报携手省供销社、农资集团赴嘉善——

田间探访农产品安全

  本报嘉善3月10日电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陈江 金莉燕

  今天,本报联合省供销社、浙江农资集团在嘉善开展惠农活动,省农业厅和省供销社的农技专家们走访田间地头,向当地农户讲技术、解难题,并送上化肥等农资商品和“益农宝”农资综合服务平板电脑。

  好品质才有好价钱

  上午9时,嘉善天品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全林已早早等在门口。合作社以生产番茄为主,一季亩产值约1万元,但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已经占到总投入的40%。为提高经济效益,今年他们首次尝试了甜瓜、芦笋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却遭遇了不少新问题。

  浙江大学教授寿森炎二话不说,直奔育秧大棚。寿教授讲解说,不同作物都有自己生长的“小环境”,甜瓜相对耐旱,但不耐寒。“水分不要这么多,不浇水都可以,但温度要高些,夜间温度也要控制在10℃以上,最低不能低于5℃。可以适当加0.2%磷酸二氢钾,醋和白糖也混合着喷洒。”

  针对芦笋,寿教授建议使用留母茎技术,每株只留下2到3根小指粗细的嫩茎生长。“细的营养成分一样,但商品性就受影响,不要贪多,提升品质才能卖出好价钱。”寿教授说。

  在大棚门口,农户们收到了中农在线赠送的“益农宝”平板电脑。“这是个智慧农资服务平台,也是网上庄稼医院,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在里面查询已有的专家技术意见,也可以拍照上传农作物的状况,我们有专家在线解答。”农资800接线专家钱觉寿说。

  化肥农药合理施用

  连日雨水多、气温低,今年部分蔬菜的发育受到影响。在番茄大棚,一档挂果明显,二、三档却有点跟不上趟。“二、三档是番茄养分供应最多的时候,挂果要结牢。”寿教授说,除了要留意不让秧苗徒长,更要注意科学使用点花激素和化肥。

  “‘化肥施得越多作物就能长得越好’是个大误区。”钱觉寿说,重要的是要注意合理平衡使用。“要了解作物习性,施用高养分均衡、易吸收的复合肥和高效低毒的农药,不要为了省人工,一次性施过多基肥。现在我们很多土壤都要变成磷肥土了,但作物所需的磷压根没有那么多。”

  科学配比也是合理使用农药的关键。省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陈一定察看了几株番茄苗后,揪下一片“问题叶”。“你看,叶脉是绿色,叶肉却发黄,这种网纹状叶面是缺镁的典型症状。”她建议农户们在每亩田里多加20到25公斤左右的硫酸镁,按比例做叶面喷施。“番茄本身对钾的需求量也很大,也可以根据比例适量使用硫酸钾镁肥。”

  “我刚刚看到有个大棚在试用新型的复合肥,但对种植番茄来说,这个配比可能不是很合适。”陈一定说,现在用的氮钾磷配比对番茄来说,钾少磷多。“缺钾的番茄容易‘青屁股’,就是根部颜色发青、发白,影响出产品质。”

  一车满载复合肥的农用车也随专家们一起抵达合作社。“今年春耕农资的供给和质量我们都是可以保证的。”浙江农资集团总经理李盛梁说,今年2月底,我省尿素平均零售价同比下降20.8%,随着春耕旺季来临,化肥价格有所回升,但总体来看仍旧是稳中有降,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随着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和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兴起,今年春耕对尿素、磷肥、钾肥等单质肥的需求总量比去年减少约5万吨,复合肥的需求量却有所增加。”李盛梁说,农资集团已在省内及周边投资建设3家新型复合肥、复混肥厂,确保我省现代农业对个性化肥料的需求。

  舌尖安全这样把关

  听说有农业专家来, 姚庄镇合作社的会议室里早已聚集了一些周边的农户和“马大嫂”们。

  姚庄镇出产的黄桃远近闻名。嘉善利丰黄桃专业合作社的张加飞说,合作社200多亩黄桃果树生了流胶病,专家推断应该是“产能过剩”造成的早衰,“要适当疏果,控制产量,现在我们不能光讲产量,要讲质量才能打响名气。”

  “芦笋怎么防病?”姚庄兴华农场的胡建兴问。“芦笋用大棚种植是防茎枯病的好办法。”专家团团长章强华说,芦笋生长期间要用多菌灵等杀菌剂,但南方地区三四月雨季容易将药剂冲刷掉。“现在好的杀菌剂毒性甚至比食盐的毒性还要低,但你们要是不注意用量,还是容易超标。”他说,近两年,农作物的检测中超标前两位都是杀菌剂,用量是其一,其二则要注意每种农药标注的安全期,在采收期前算好时间,控制农药残留。

  “那这种农药残留要怎么洗掉,用洗洁精靠谱吗?”一位马大嫂发问。“要用冷开水冲洗,不要用自来水,更不要用洗洁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章强华说,如果是苹果、梨子等水果,现在不乏有商家使用工业蜡增加光泽度,这种很难清洗掉,最好削皮。而现在很多人家流行把蔬菜、水果浸泡一段时间来“去残留”,完全没必要。

  “章老师,您看看我买的这个草莓和青椒,都长得奇奇怪怪,这种能吃吗?”另一位马大嫂递上自己刚买来的菜和水果。“当然可以,这主要是植物花芽形成时的变异,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低温环境造成的,但从营养和安全角度来说,品质完全没问题,倒是对农民来说,畸形蔬果就卖不出个好价钱了,还是要从生产环节多控制。”章教授说着就抓起一颗草莓吃,“你看,完全不用担心。”惹得在座众人一片哄笑。

  “我还要提醒农户,作物安全生长不光要靠农药,环境清洁也很重要。”章强华说,他注意到大棚周边现在还堆着很多番茄的秸秆,这里面可能有越冬孢子,容易对现在的作物造成污染,最好移到固定的地方集中处理,还能做成有机肥。

  据悉,今年春耕,供销社计划举办支农惠农送服务专场活动上百场,并向种粮大户赠送和优惠供应化肥等,投入金额500多万元。


浙江日报 要闻 00010 田间探访农产品安全 2014-03-11 3392800 2 2014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