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好学

温馨屋里四姐妹

  编者按 本报发出“那些年,同一屋檐下”征集令后(见3月7日13版),短短几天时间,我省高校学子纷纷爆料,晒出各自寝室的小秘密和一份份屋檐下的感动,我们还收到了来自北京、广州等地高校学子的图文投稿,看到了大学室友的温馨合影。接下来,我们将带大家走进有趣的高校寝室,看一看他们的另类“寝室物语”。

温馨屋里四姐妹

  通讯员 肖丹 王小民 记者 王婷

  “一年半拿了30枚奖牌,室友功劳不能忘,隆重感谢她们。”

  “学院篮球赛被轻松搞定,我们是冠军,队长好棒。”

  在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公寓F幢411寝室,每当有快乐的事发生,寝室里的4名女生就会拿出“爱的便利贴”,用简短的文字记下当时的心情。这是她们的必修课,因为“寝室公约”有规定:幸福必须要晒出来,感动必须要记下来,矛盾必须要说出来,伤心的事必须要倒出来,有好吃的必须要拿出来……

  郑影影、周婷、张祥欢、周佳宁住在同一屋檐下已经两年了,四人虽“趣不同”,但却一直“相为谋”,聚在一起总有开不完的玩笑、聊不完的话题。去年张祥欢过生日,室友们为了给她一个有创意的惊喜,拿着一盒便利贴,跑遍整幢宿舍楼,敲开所有宿舍门为她征集祝福。当天晚上,张祥欢拿到暖意融融的便利贴时,感动得眼泪“滔滔不绝”。

  从那时起,她们一致决定,把这作为寝室传统保持下去,小小的便利贴催生了一份“寝室公约”,这以后,所有让人温暖的细节都被她们一一展示在了便利贴里,让幸福的温度延续。

  当然,寝室成员之间不可能永远一团和气。有问题,不用怕,因为“寝室公约”有一条:通过“室民主生活会”化解误会、解决问题。

  “昨天你整理柜子的时候声音太大,下次注意一下吧,影影训练挺累的,让她好好休息。”一次,周佳宁因整理衣物声音过大,下午便在民主生活会上接受了“批评”。郑影影也曾因不经意触到室友的伤心事,受到室友批评,她当场“负荆请罪”。因为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她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牢固,成为名副其实的“闺蜜”。

  “在我生病的时候,是大家让我感受到了爱和温暖,感谢同学们,感谢我的室友,我爱你们。”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刚出院不久的周婷动情地说。

  原来,在一次学院组织的运动会上,周婷意外摔倒并住进医院。虽无大碍,但还是需要住院休养。因为不能下床走动,周婷无法照顾自己最基本的生活。就在这时,411寝室紧急启动“应急措施”,联合全班女生,排出课程表,对周婷进行轮流看护,她们三人主要负责夜里照顾。

  周婷说,因为医院床位紧张,她们只能裹床被子睡在折叠椅甚至地上,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匆匆赶去上课。周婷出院后,室友们在班委的帮助下,组织全班同学为她补过生日,把她感动得“稀里哗啦”。

  张祥欢喜爱摄影,打开她的电脑,你会发现十几个文件夹里分门别类地记录着寝室的点滴生活。“这不仅是我们成长的记录,更是友谊的见证。”张祥欢说,她们四个人希望毕业后能一起去拍婚纱照,这一条,也明确地写进了温暖的“寝室公约”里。


浙江日报 人文·好学 00016 温馨屋里四姐妹 2014-03-11 3392266 2 2014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