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透明,渐成常态
朱海兵
公众围观两会,记者紧盯两会,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国两会一年比一年公开、透明。不少平常看起来很敏感的问题,到了全国两会似乎都被“脱敏”了,能成为深入讨论的议题。
今年的全国两会,更给人们这一感觉。参加全国两会的记者,一报到,就会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大家的微信关注也就多了两个公众号——“人大会议新闻中心”、“政协大会新闻组”。它们是全国两会首次启用的微信公众号,既方便记者采访,又增强了与公众的互动。这种与时俱进,不仅是全国两会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表现,也是国家政治生活更加公开透明的体现。
开幕以来,各种各样的新闻发布会一个接一个。更受人关注的是,记者的提问更加开放,更多涉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参加新闻发布会的部级高官们,回答更接地气、更加清晰,没有遮掩敷衍,没有回避敏感话题。在各种言论满天飞的两会上,这些公开透明的信息,无疑有利于澄清事实,避免误导。
如今,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很多复杂的老大难问题,也需要人们在更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展开更充分、深入的讨论,从而达成共识,激发更多的改革正能量。
更公开、更透明的全国两会,符合民众期待。人们希望这样的公开、透明,能够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