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陈腊英建议——

集聚发展 破垃圾围城

  记者 周咏南 翁浩浩 廖小清 余勤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清扫保洁员陈腊英带来的3份建议中,有两份与环保有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这让陈腊英代表倍感振奋。她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国城市居民数量持续增长,生活垃圾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垃圾处理处置设施跟不上数量激增的节奏,不少城市遭遇“垃圾围城”的困境。

  “垃圾问题处理不好,会给环境带来危害,比如恶臭、地表或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陈腊英代表认为,要摆脱“垃圾围城”困境,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集中控制污染,集约利用土地,集聚产业发展是一剂“良方”。近年来,从国家到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将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统筹安排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但由于垃圾处理设施往往不受居民欢迎,其选址和建设都面临困难。

  陈腊英代表建议,应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出台实施意见,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置)场为核心,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出路与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国家级示范园区结合起来。同时,全国各地要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置)场为基础,将多种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设施集中建设,形成污染集中控制、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系统解决垃圾问题。

  “垃圾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社会协同力和媒体传播力‘五力合一’。”陈腊英代表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应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创建及评选机制,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6 集聚发展 破垃圾围城 2014-03-07 3387952 2 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