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敦煌,读你千遍也不倦

  吴孟婕

  如果让敦煌研究院接待部资深讲解员田鹏写一篇《杭州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浙江美术馆早上9点开馆,不到8点半,门口已经有外地牌照的私家车排队;有一位老人,前天呆到闭馆才走,今天又来了,问他来过几次,他说‘你们前后来的3批讲解员,我几乎都认识’;下午,接了杭州市一个残疾人协会的团,为了配合手语翻译,我尽量放慢语速,还‘违规’为腿脚不便的观众讲解了三楼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对于他们来说,机会难得……”

  自2月16日与上一批同事交接完毕,在浙江美术馆“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上岗,田鹏就进入了“杭州时间”。这样的节奏,跟在莫高窟现场讲解相比有什么不同?虽然走的路少了,回答的问题却更多——因为这里的观众更热情、更专业,且那些“看不到”的实地元素需要用语言补足;讲解时间短了,被打断的次数多了——当常规介绍中出现叶昌炽、王国维、姜亮夫、常书鸿、樊锦诗等浙籍学者的名字时,往往会有人举手发问,想听听“我们的老乡”在敦煌的故事。“这个瞬间,周围近百号人脸上的表情都很自豪,眼神会发亮。” 田鹏说,这让他想起那些闪烁在敦煌学百年征程中的浙江身影,是如此熠熠生辉,用壁画和丝绸缔结成一段遥隔千里的缘分。

  四川博物院大方地借出近300幅张大千临摹敦煌画作品,其中许多是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也没打开过几回的珍宝。此刻,它们正开心地苏醒过来,散发夺目的光彩。

  因为在浙江,敦煌研究院珍藏的59幅壁画临摹作品、10尊彩塑复制品、10件花砖真品、藏经洞出土经卷真迹才会打着“飞的”、被小心翼翼地护送而来;美术馆一楼展示的7个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复原洞窟,即便是身在敦煌都难有机会进入一探究竟。但这一次,“内容空前丰富、还原度最高”,来杭州的这半个多月让田鹏特别有“家”的感觉。

  这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背后,是馆方策展团队与敦煌研究院长达两年的细致构思和沟通:“穿越”矗立在美术馆门口的“莫高窟”牌坊走进展厅,空气的湿度就从室外的80%左右降到了40%——标准的来自西北的干燥味儿;天光长廊设置互动环节,让观众自己拓印敦煌石窟的纹样,敲敦煌章;展厅外的大屏幕上,不时插播从敦煌传来的实时信号,田鹏的同事们正举着微光手电筒,循着壁画上的踪迹为游客讲解——遥隔千里的人,竟做着一件相同的事——穿越千年岁月,仰望“你”的敦煌。

  无论“你”的身份、年龄、爱好、知识背景或者有没有去过敦煌,这场雅俗共赏、尤具浙江特色、历时3个多月的大展,总能给你看了又看的理由。为了回应这份盛意,浙江观众也拿出了十二分的盛情。

  自2013年12月28日开展以来,“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接待观众超过25万人次,平时人气不高的美术馆,多次出现水泄不通的拥挤场面,预计到3月16日展览结束,观众总人次将突破30万;即使是在漫天雪花、天寒地冻的非周末,浙江美术馆地下车库依然要排队,户外广场上总是停着好几辆大巴车——组团看敦煌展,成为许多中小学的“延伸课堂”。

  因为敦煌展,浙江人感受着美的神韵和博大的中华文明,它从一个侧面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了公众的文化素养,大家都热切地希望了解和体悟文化精粹,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由此,也会想到一些更深层的问题:面对观众的爆发性增长、软硬件的超负荷运作,该不该限流?文化惠民如何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怎样培养良好的观展习惯……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走出这座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杭州“莫高窟”,每个人都想鼓掌。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敦煌,读你千遍也不倦 2014-03-06 3387795 2 2014年03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