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给青春留份纪念

温大城市学院一老师上课用摄像机点名

  本报温州2月19日电

  记者 王益敏 通讯员 董磊磊

  “老师点名用上了摄像机!”昨天上午,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一帮小伙伴,被这样的举动惊呆了。

  “老师是为了防止我们逃课吗?”“或许他想更快记住我们!”课堂上学生们议论纷纷,拿出手机拍老师,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微博里。

  很快,这位别出心裁的老师,在温州的大学生圈子里引来一片“点赞”。

  用上摄像机点名的课程,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系的《绩效管理》。上课老师是来自台湾台南市的欧必胜,今年58岁。

  “这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和另一班同学一起上,共有七八十个人。”大三的伍锦晨说,欧老师拿出摄像机那一刻,教室里瞬间欢腾了起来。

  “欧老师架好了摄像机,对着我们说,‘等一下我点名的时候,请同学举下手,然后等我镜头到你的时候,来个特写。’”伍锦晨说,他们都是第一次听欧老师的课。

  在同学们眼里,欧老师穿着朴实,身材微胖,讲话带着浓重的台湾腔,“给人很亲切的感觉。”

  伍锦晨说,点名一共花了20多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同学拿出手机拍下了老师摄像机点名的照片。”

  伍锦晨还第一时间分享到了微信的朋友圈,“没想到,几个小时就攒到了30多个‘赞’, 羡慕嫉妒恨的都有!”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欧老师。当他听说学生把他上课用摄像机点名的事发到网上时,笑了起来:“我觉得这很正常啊。”

  “我在台湾教书时,也用摄像机上过好多次课。这样的方式,只是想认识每个学生,更快地记住他们。”欧老师说,他没想过用摄像的方式来监督学生上课,“课上录下的情景,我过段时间都会播放给同学们看。算给他们的青春留一份纪念吧。”

  当然,在欧老师眼里,摄像机的用途远不止这些。“我还会用摄像机播放精彩的课件。此外,在讲到大的案例,需要同学们分组讨论时,我也会录下来,事后放给同学们看,他们能从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欧老师的电脑里,保存了很多同学的录像资料。“这些都成为很多学生毕业后珍贵的资料。”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给青春留份纪念 2014-02-20 浙江日报2014-02-2000013 2 2014年0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