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嘉兴

海宁:连片整治农村生活污水

投资10亿苦干3年让全市农户受惠

  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通讯员 戴纯青

  本报讯 日前,在海宁市环保局局长姚卫东办公桌上,笔者见到一个不起眼的矿泉水瓶,若不是瓶口“国家一级A类”的标签,差点误以为是一瓶普通矿泉水。“其实这是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 姚卫东笑着解释,瓶中的水样取自丁桥镇保胜村生活污水净化点,水质达国家一级A类最高排放标准。

  来到丁桥镇保胜村,一个用白色栅栏围起来的小池塘十分醒目,走近可见池水清澈见底,几尾观赏鱼正随意游动。镇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池内的水来自农户家抽水马桶、洗碗池排放的污水。

  生活污水如何变成可以养鱼的清水?“这主要采用了‘两管两池一生态’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该负责人说,附近农户生活污水排入三格式粪池,再经过隔筛井过滤后由连接管流入综合收集池,最后在生态处理池中反复通过生物膜技术吸收氨氮等污染物。“这样的工艺水平全省领先”。

  据悉,去年11月,海宁全市126个行政村26534户农户,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全面推动”的原则,全面启动了“一村一点”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程。

  海宁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除“两管两池一生态”模式外,对于有入网条件区域直接连通市政污水干管,个别零散居住的农户则采用“一管一生态池”的形式就地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涉及千家万户,处于治水网络的“神经末梢”。为此海宁大力鼓励全体村民、基层村级组织参与。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如资金方面按照“市奖、镇补、村筹、户支”的办法保障,形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连片治理的合力。

  据了解,目前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整治行动已全面铺开,并计划投资约10亿元,通过3年时间使全市95%以上农户受惠。


浙江日报 今日嘉兴 00020 海宁:连片整治农村生活污水 2014-02-19 浙江日报2014-02-1900007 2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