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桐乡人大代表催生水环境联动治理

边界治水,不再各管各

  记者 廖小清

  市委报道组 王亚 徐炜焘

  本报讯 漂浮物少了、臭味淡了、河道清了……看着濮院港的水质慢慢变好,桐乡市濮院镇人大主席龚林海格外高兴,自从濮院镇与秀洲区洪合镇建立联动治水机制以来,双方治水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更强了,水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濮院镇与洪合镇交界,河网交错,其中濮院港、杨家笕港、濮九娘桥港等连贯两镇,与两镇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一直以来,两地治水各管各的,水质始终难以好转。

  “由于两个地方的产业都比较发达,特别是羊毛衫产业用水量逐年上升,加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足,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龚林海说,今年上半年,桐乡市人大在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时发现,濮院老城区因为历史原因和改造难度较大,一直未能建成集污管网,少数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场所产生的污水基本处于直排状态。同时,对岸的洪合镇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现象,加之两地在治水中存在空白区和推诿扯皮的现象,水质一直难以好转。

  今年下半年,在桐乡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濮院与洪合签订《县域交界区域水环境联治联席工作机制协议》,嘉兴地区首个县域交界区域水环境联治联席工作机制应运而生。

  “以前,交界河道的划定比较模糊,前一段归我管理,后一段归你管理,中间一段就成了治水盲点。”桐乡市治水办负责人王宏欣介绍,联动机制的建立,细化了交界河道责任区域的划分,消灭了治水盲点,还每月组织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每季度召开联席会,研讨治水进展、互相通报水环境监测信息等,有了相互合作和监督后,水环境开始好转。

  目前,桐乡正在争取和边界、上游的海宁、余杭、德清等县(市、区)展开合作治水,妥善解决边界治水问题,让流入桐乡的水更清澈安全,从源头改善桐乡的水环境。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边界治水,不再各管各 2014-02-18 3293942 2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