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那一抹流动的绿色

——东阳邮递员蒋炜的一天

  东阳日报记者 陈勇 黄永强

  天边刚透出一抹亮光,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中,路上行人稀少,东阳市邮政局内却已是一片繁忙。报刊、信件、杂志被逐渐分拣完毕,等待启程。

  7时30分,当记者来到东阳市邮政局城区投递部时,邮递员蒋炜正熟练地分拣着报纸:左右两摞报纸在双手的协调下,迅速合二为一,平均3秒钟,他就能把一份报纸分拣完毕。

  今年31岁的蒋炜,中专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邮递员的工作,至今已有12年。“每天早上6点半我们就开始忙了,分拣报纸是很重要的一块,一般要花两小时左右。”蒋炜一边分拣一边告诉记者,“现在科技发达了,平信少了,但银行账单、包裹单、各类商函多了,工作一点也不轻松。”

  记者发现,在分拣好的报纸角落上写有“10/302”等数字。“报纸是按投递住户路线顺序摆放好的。每天报纸到达我们投递部,时间上都有先后,只能多次分拣。”蒋炜说道,前面的数字表示多少幢,后面的便是哪一户了。《东阳日报》315份、《钱江晚报》187份、《浙江日报》21份……时间一长,哪份报纸有多少份,哪份报纸应该放在哪边,蒋炜都心中有数。

  8时40分许,分拣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不少邮递员也开始把报纸装进邮包和车筐,准备出发。“以前都是自行车,现在市区范围内送报的邮递员几乎都换成了摩托车,这可省了不少力呢!”蒋炜也抱起厚厚一叠报纸,放进邮包,挂到车后座。

  冬日里有阳光,但一阵寒风吹来,人还是会不由地打寒颤。蒋炜主要负责东阳市区人民路、通江路、环城北路等地段的投递任务,他每天送报的路线从环城北路开始。记者跟随蒋炜开始了邮递员的体验。只见他麻利地从邮包里拿起几份报纸,将一个绿色大信箱打开,每户一格,把报纸逐份放入订户的一格中,再锁上。不停地停车取报、放报、骑车赶往下一位订户,邮包里的报纸逐渐减少。“每天要送800多份报纸和杂志、两三百封信件。”蒋炜告诉记者,熟悉了,知道哪家订什么报,即使有的信件地址没写清楚,只有名字,他也知道是哪家。

  作为一名邮递员,蒋炜最怕的就是下雨。“自己淋湿了没关系,报纸淋湿了可没法弥补啊。当订户收到一份湿哒哒的报纸,心里会舒服吗?”所以,一碰到雨天,蒋炜都会用雨披先把报纸裹好。

  时间长了,蒋炜跟订户成了朋友。“要不是他在这里当邮递员,我可能就不订了。”商户孙女士告诉记者,蒋炜每天送报纸时都会跟她们说一声“报纸来啦”,好让她们在第一时间看到,很细心。

  “其实,干哪一行都不轻松,邮递员也是。每天投递时,小区居民主动和我打招呼、拉家常,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了。”蒋炜说。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那一抹流动的绿色 2014-02-18 3349854 2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