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看电影
吴孟婕
几乎是一夜之间,电影市场达到沸点,一票难求成为常态,春运的繁忙景象从火车站转移到了电影院。其中,《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从大年初一上映至今,分别拿下9亿元和6亿元票房,带领影市收获15亿元总票房,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最新出炉的一个“里程碑”是,春节黄金周票房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这些令人咋舌的数字宣告了“史上最强春节档”的诞生。
对于以周、月、季度、年为刻度,不断被刷新的票房奇迹,中国电影观众并不陌生。随着纪录的不断刷新,不变的,是“好电影”的衡量标准。
比如,一周拍一部电影,能靠谱吗?
并非没有先例——杜琪峰拍《枪火》,仅用18天成就了一部经典;李安的《喜宴》和《推手》分别只花了26天、28天;美国导演科恩兄弟也以拍片迅速著称,原因在于他们已将构思转化到细致入微的分镜头剧本中。
5天拍完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显然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它的“绝招”可谓“前无古人”:“综艺打底,网络助推,玩出大票房”。“玩”的背后有偶然性,也意味着不可复制:这其实是一单精打细算的“好生意”,从前期筹备、档期安排、联合营销、粉丝效应等方面来看,每一步都必须做得成功且精准。
面对“加长版综艺节目”、“电影院里看电视”等评价,制片人滕华涛并不在意:“你必须承认,它适合全家人一起看,有笑有泪也很温暖。所以,速成又何妨?”
我承认。更何况,拍摄周期长的未必就是好电影。比如“爸爸”的竞争对手、号称三年磨一剑的3D魔幻大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捧着爆米花,瞥了一眼印着“孙悟空”甄子丹、“玉帝”周润发、“牛魔王”郭富城的华丽海报,走进影厅准备享受轻松一刻的观众没有想到,银幕上出现的是千人一面、流水线玩具一般的天兵天将,戴着头套、制作粗糙至极的“功夫熊猫”。不用怀疑“还能再雷一点吗”,因为紧接着,眼神迷离的齐天大圣就开始念叨自己的年龄:“我二百五,我二百五……”
尽管天宫没有了云遮雾绕的朦胧美,故事也远离了中国古典神话的细致优雅,但影片还是顺利打破了华语电影首日票房纪录,此后,两天破2亿、3天破3亿、4天破4亿、7天破6亿……有网友调侃,春节档用两部制作周期合计长达3年零5天的作品证明,高票房与电影好坏无关,甚至,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
2013年被视为“观众中心制”的发端。这一年,电影总票房超过215亿元,但上座率仅为15%,这是中国电影的现实,或者说,超现实;这一年,华语电影各方面的表现仍显操之过急,不仅鲜有令人“欣喜若狂”的作品出现,还遭遇了堪称“见底”的口碑下滑。
毫无疑问,看电影,已成为过年过节最受欢迎的“合家欢”方式之一。春节档10余部新片扎堆,迪士尼动画片《冰雪奇缘》的前期宣传可谓“寡淡”,却是实际感染力最强的一个。为了制作女主角艾莎的冰雪城堡,每一帧的渲染时间达132小时;主创团队甚至拜访了科学家,从分子层面学习了如何精雕细琢雪花的形态。100分钟的光影之旅,观众仿佛穿过一条充满温情、欢乐和力量的长廊,心里的颜色久久不褪。
一部真正的好电影,也会让你想起,过去这段时间又看了多少有气无力的电影——当银幕上充斥着“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的故作聪明和沾沾自喜,当属于“伟大电影”的色彩、表情、爆炸性瞬间和一帧一帧刻出来的细雨微风只能停留在记忆深处,每个人是否都应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看电影?换句话说,究竟是“看”重要,还是“电影”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