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家风抵万金

  晚 山

  春节期间,一则“家风是什么”的央视系列报道,让这个颇具古典范儿的词热了起来。面对镜头,人们的回答各异,一位温州创业小伙儿说“不啃老不坑爹”,香港演员温兆伦的奶奶教他“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85后武静回答“老公挣钱老婆花”。话很直白,理很深刻。

  家风究竟是什么?往浅了说,是家教,往深了说,是一种信念、一种传承。在古代,家风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多以“家训”、“家规”为形式,代代相传,规范着家庭成员的品德行为。在当代,家风成为一个不常被提及的冷僻词,逐渐淡化于无形,更多是一种言传身教。

  虽然隐于无形,但不代表不重要。社会风气有好坏之分,家风亦然。好的家风可以成就人,比如岳母刺字、曾国藩治家八字口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而坏的家风可能让人走上歧途,比如“我爸是李刚”、备受关注的李某某案。好的家风能让诗书传家,耕读守身,子子孙孙受益无穷;坏的家风,则“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家道中落,礼崩乐坏。

  家风的好坏,与金钱、地位无关,与道德、品格有关。渔樵耕读,贩夫走卒,也能洁身自好,终有所成。比如,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就熟知的一位伟大母亲,朱德的母亲,就是个极其平凡的劳动妇女。她逝世时,延安万人追悼,毛泽东亲写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再比如,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深情回忆习仲勋的言传身教时说,习仲勋从严教子,务求勤俭节约,家风质朴求实。能说去年以来中央严整四风、力求节俭的一系列举措,与总书记的家风毫无关系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先治家。家风就是社会风气的微缩,有好的家风,才能汇聚起好的国风。家风是传承,家庭即社会,家风连党风,家风汇国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风抵万金。

  其实,道理说起来都很简单,但现实往往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垮掉的家风”。当我们指责熊孩子的任性、自私、顽劣、缺乏责任感、不孝顺长辈时,该深刻反思的是家庭教育——家风正不正、严不严?作为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育奠定了一个人品格的基础。培养下一代,吃穿住行很重要,品德性格更重要,这是家长应当转变的观念,也是该身体力行的准则。近年来的食品安全、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等现象,说起来都是大问题,但聚焦于个体时,或都可在家风上找到根源与解答。

  寻回遗失的家风,寻回传统的品德与礼节,以德立家。相比优渥的经济条件、杰出的学历水平,道德品行是否一同获得了提升?正直、善良、孝顺、勤劳、节俭、勇敢、自强、爱国、谦虚、礼让等等,这些看起来并不时髦的词,正恰恰是当前最时髦最珍贵的品质。

  这是一个无比摩登的时代,也是一个无比怀旧的时代。怀旧,怀念的是从前朴实真挚的民风,彼此谦让有礼的秩序。热议“家风”,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怀旧,也是对现实风气的反思。家风抵万金,马年伊始,送上新春祝愿:让家风“马上改善”,让社会风气“马上变好”!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家风抵万金 2014-02-12 3360608 2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