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治水硬任务
裘一佼
在过去的一年里,从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到寻找可游泳的河,“水”似乎从未有这么高频率地吸引过我们的注意和讨论。
省两会时,有政协委员在首日就质问:“为什么酒驾抓得好,水污染就抓不好?”而在2014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治水排到了这一年的头等大事,“水”更将成为浙江的一个年度汉字。
在强大的共识面前,省政协常委隗斌贤的一段话被众多媒体形容为“泼了冷水”,他说:“治水,先得摸清‘水性’,警惕病急乱投医。需要先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对具体水域有针对性地治水。否则,钱砸下去了,可能短期局部有效果,但没有长效性,也就不可能彻底根治。”
与其说是“冷水”,倒不如说是一番灼见。在鲁迅的《故事新编》里,有篇小说名叫《理水》,讲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但小说为什么叫“理水”,而不是“治水”?这其中的寓意不外乎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必须掌握规律,科学治水。
回顾欧洲莱茵河、多瑙河,英国泰晤士河、韩国汉江等大江大河从浊变清的治理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治理之前,都组建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的“特别工作组”对整个流域进行调研和论证,并完善水污染治理法律,进行最严苛的执行。
从这一点看,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治水项目上马,公共资源投入,严惩污染行为,这些都是必须的,百姓也都支持,但治水并不是大干快上就能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取得效果,面对自然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要多方求证,对环境负责、对百姓负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环境是个系统,我们需要花力气、下决心,但更需要谨慎的科学态度和相互联系的发展眼光,这也许是浙江“五水共治”蕴含的深意,也是一种更全面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