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北仑人的志愿人生——
朱治平,谢谢你
本报讯 (记者 何苏鸣 区委报道组 金旭孟 陈未鸣) 7年,2000小时志愿服务时间,15000多毫升义务献血……这一串属于安徽池州人朱治平的数字,永远定格在了2014年1月25日。
这一天,年仅32岁的他在老家突发心肌梗塞,永远离开了他的家人朋友,和最爱的志愿服务。他QQ空间上更新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推广“阳光早餐 贵州助学”志愿活动。
“他实在太累了。”双胞胎哥哥朱治业最知道,弟弟太需要休息了。
2004年,朱治平兄弟俩来到宁波北仑打工,高中文化的朱治平最早选择的行当是操作工。可两年之后,随着他正式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他改行开起了早餐铺。“他说当个体经营户累是累点,可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志愿活动。”朱治业记得,不善言辞的弟弟曾经告诉他,“付出”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
就像一只上紧发条的钟,朱治平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凌晨两三点和妻子一道起床做早点;8时准时去陈华浦社区融合性社会组织为外来工做调解工作——那是社区2012年向他提供的职位,主要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每月拿1800元补贴;下午下班后还得去买材料,和家人一起为第二天的早点做准备。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是北仑志愿者队伍中出勤率最高的队员之一。“只要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北仑志愿者协会疾控宣传大队队长冯波记得,这个瘦瘦高高的男孩话不多,可服务热情高,去敬老院给老人剪脚趾甲,“助学结对”、“义卖”现场……一个活动都不落下。“每年的女排赛,他更是每天都到岗,从早上9时到晚上9时,在体育馆里来来回回十几趟巡逻;我们知道他早上起得早,要他早点回去,他都说吃得消。”
朱治平的QQ空间里,几乎每一篇日志的主题都是“付出”:勉励自己如何更好地为别人服务,提醒自己碰到服务问题如何解决。其中有一篇,是有人对他的志愿服务提出异议,他深刻剖析了自己的不足。
“那根本不是他的问题。”和他共事的志愿者张芳芳说,朱治平习惯于对自己严格要求,只要出现一丁点小问题,他也会钻研分析,“他身上有一股超人的执着。”
去年初,为了让孩子顺利在北仑就读小学,朱治平咬咬牙按揭买了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贷款40多万元。“为了还贷,一家三口把没住过的新房子租了出去。夫妻俩还去学了做面条的手艺,原来只卖早餐,现在一日三餐都营业。”朱治业说,弟弟不敢给自己放长假,走之前还托人在网上买了正月初八回宁波的火车票。
可就是这个执着努力,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大男孩,却以这样一种谁都没有想到的方式,永远地与大家告别了。
这几天,许多爱心人士自发在网络上发起纪念活动,回忆他的点点滴滴。
“你曾经帮助过的人会永远记住你,和你并肩付出爱心的朋友们也会永远记住你。”网友“偶不是省鱼的猫”写下这篇情意真挚的短文。
网友“D调冷”的话更是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消息来得太突然,你就这么离开了。谢谢你为这个城市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