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第九届浙江省非遗节暨“浙江好腔调”敲响锣鼓

觅乡音 忆乡愁 爱乡土

  本报杭州1月21日讯

  记者 曾福泉

  年关近了,乡村里的年味儿浓了。在临安市板桥镇一个名叫“花戏”的村落,孩子们从小听着越剧长大;熟悉的胡琴声里,一曲乡音小调引得回乡的游子落泪。在这温暖的情怀中,我们再次见证非遗在当下的创造力,它像温柔的手按在心头,为我们建起一个精神家园。

  今天,寻觅乡音的旅程就在花戏村起步。由省文化厅、浙江日报社共同主办,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协办的第九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浙江好腔调”系列活动,在花戏村新修复的古老戏台——“花戏台”上拉开了序幕,也开启了本报“乡音里的家园”——2014浙江非遗创造力乡村计划新春篇。

  乡音就是家园,戏曲的黯淡往往伴随着乡村的沉沦,而戏曲的繁荣总能见证乡村的复兴——花戏村在新时期展现出的魅力再度印证了这一点。村里的胡琴师傅丁伯琛告诉记者,这个2000多人的大村现在有一个专业越剧团,走村串乡,很受周边群众欢迎。还有一大批越剧爱好者,二胡、琵琶、唢呐等乐器一应俱全,闲暇时光弹唱应和,怡然自得。

  “老一辈人几乎人人爱听、爱唱,年轻人愿意学的也不少。”丁伯琛打开手机翻出一张照片,“看,这是我上幼儿园的小孙女在学拉胡琴。”

  今天是翻新的戏台第一次启用,丁伯琛说,按规矩要演的是“圆台戏”——今天上演的越剧《五女拜寿》就是这样一出团圆美满的剧目。冬日暖阳中,村民们早早聚在台下,等候锣响,满脸笑意。

  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淼介绍,浙江是戏剧之乡,有56个剧目入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戏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有的剧种濒临消亡。全省各界正携手守护濒危剧种。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今天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和补助部分剧团送戏进农村文化礼堂。联谊会会长宗馥莉说:“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当前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这正是青年一代的责任和义务。”

  花戏台上的悠扬唱腔,同样代表了一场再度发现非遗创造力的旅程开始。文化大家俞大纲先生曾说:“传统好比人的头颅,现代犹如人的双足。在时代的遽变中,忽然演变出传统和现代割裂、头脚分离的奇异局面……文化工作者应有为此断裂做‘肚腹’的担当,使现代中国人能衔接传统与现代,全身而行。”

  我们在新年伊始迈步寻找非遗蕴含的价值,正是在作出接续传统与现代的努力。非遗是什么?非遗里有什么?有土地、有传统、有愿望、有家园。还有美,有手艺,有生活、生命的创造力。

  乡音中有家园,手工艺中有家园,那些与四季和山川紧紧相连的仪式中有家园:正是我们寄放生命与信仰的所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们相信,这一理想里当存在着非遗活泼的基因。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觅乡音 忆乡愁 爱乡土 2014-01-22 3345121 2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