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再抖擞 英才皆风流
义乌市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纪实
本报记者
似乎义乌一举一动,都会产生轰动效应。5个月前,义乌出了浙江省力度最大的引才政策——“义乌英才”计划,以“对创业、创新、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2000万元、400万元的奖励资助”等引发轰动效应;而义乌最新的轰动效应,就是这个“义乌英才”计划,短短五个月时间,引进了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项目21个,其中仅“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项目就有14个,还有更多的人才和项目正在引进中。在短时间内引入如此多的高层次人才和项目,义乌再次创造了全省人才建设上的一项纪录,也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义乌在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的成功。
上篇 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升级
郭振荣的故事,在义乌几乎耳熟能详。说到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郭振荣”三字是绕不过去的,因他是义乌本土培养出来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是急于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城市形象的义乌“一宝”。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郭振荣很有故事。
一份材料上这样“起底”郭振荣:“江苏江阴人,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又在该校高分子系攻读了硕士学位。2005年,他在美国‘公立常春藤’之一的威廉-玛丽学院应用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即在美国金佰利公司工作,对国际前沿数码打印技术和商业化产品及其应用,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2010年,这位拥有14项材料制备及数码打印应用方面国际、国内发明专利的留美博士,选择回国发展。郭振荣绝对算是有眼光的,他一眼看上了义乌。民间资本丰富的义乌,对准备创业但又缺乏资金的郭振荣,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恰在此时,义乌的民营企业主王英龙,正在愁眉不展,他的无缝内衣生产,虽有订单,利润率却逐年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步步窘迫,王英龙开始四处寻找转型发展之路。
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就在2010年底义乌市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对接会上,怀揣创业梦想的郭振荣,求才若渴的王英龙,一拍即合。王英龙停掉了无缝内衣生产,以腾笼换鸟的形式,与郭振荣共同创办了蓝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后来的事实证明,郭振荣给义乌纺织印花行业带来巨大变化,“一个人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还证明了一件事:该公司由民营企业家出资,海归高层次人才出技术,依托义乌发达的市场信息,第一时间将产品推向全球,义乌在人才建设、在人才引领目前的经济中心工作——创新驱动上,探索走出了“人才+民企+项目+市场”的新模式。
对这种“新模式”,应该这样解析:郭振荣因为拥有国际领先的数码打印技术,掌握墨水、耗材、软件和工艺的所有核心技术,其研制的水溶性墨水,可直接打印到纺织品上,没有污水排放,具备“节能减排、反应灵活、满足个性化定制、产品附加值高”等多种优势,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鼓励发展的环保项目。而义乌,传统纺织产业占比较大,亟待转型升级,这为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义乌市场供需反映灵敏、市场信息丰富,有利于产品的快速推广,使该项目第一时间实现产业化成为可能。郭振荣研发的新型数码打印十字绣产品,推向市场仅一周,订单便源源不断,大受欢迎。义乌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十字绣行业的转型升级,200余家传统企业被淘汰,46家使用其技术产品的企业产值增长300%,利润率高达200%,十字绣行业重新回暖,销量同比增长50%,市场占有率占全国90%以上。该技术还将应用到围巾和内衣等多个行业,将引领义乌纺织印花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创立一种新的引才模式,或者说,要以人才建设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其实并不容易,需要义乌的大量付出。为确保郭振荣扎根,义乌市实施“多对一”帮扶,即市委组织部牵头,人社、科技、工商等单位各指定专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如在股权转让方面,指定由工商局分管副局长负责,股权转让所有手续由工商局专人代办,企业股权一个星期内完成转让,郭振荣的股份由30%提高到51%。
除在事业上帮扶外,义乌市比谁都重视感情留人,搭建了以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博士专家联谊会、人才之家为核心的“一区一会一家”的人才服务交流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之间及高层次人才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高层次人才融入地方。郭振荣就已加入义乌市博士专家联谊会。市委组织部、人才办领导和工作人员经常与郭博士联系,帮助解决他创业团队的生产生活等方面实际困难、后顾之忧。义乌每年提供政府津贴6万元,安排一套高端人才专项住房。让郭振荣感动和充满温暖的是,2012年,义乌成功将他推荐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义乌给予了200万元配套奖励。
郭振荣眼下正在规划的蓝图是,在义乌建立一个综合性数码印花产业示范园区,利用高速数码喷射印花系统和环保型数码印花墨水,带领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拓展批量定制的新商业形态。
郭振荣的成功,是义乌人才建设成功的一个印证,也是高层次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引领作用的印证。此所谓“引进一名人才,组建一个团队,兴办一家企业,推动一个行业转型升级”。
下篇 数名专家撬动多方创新发展
“航运电子商务平台及航运金融服务”,即将在义乌破冰起航。货主只需花5分钟时间,上网填写货盘情况、服务要求等,就有上千家货代公司在“竞价大厅”进行竞价,最终报价低、服务好且符合货主需求的货代公司胜出,再持续为货主提供后续全程的专业性保驾护航服务。
这种由第三方建立的航运电子商务平台,在国内航运物流业尚属首创。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周凯,就是凭着这样一个创新,赢得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委们的一致认同,成为全国十强。他表示:“我们就是希望能让货运的整个流程都实现公平、透明,成为中国最专业的走货平台。”
周凯,是个典型的海归。老家黑龙江的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成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在四川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10年前,他在境外大公司担任高管,就以新加坡外方资深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还带领国际化的百人团队,负责参与了上海口岸电子支付平台、洋山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多个重大的航运信息化项目。就是这样一个高层次人才,在“义乌英才计划”的感召下,到义乌创新来了。
周凯说:“是义乌的引才政策打动了我,相对于我项目的创新环境——义乌巨大的物流,吸引了我。我觉得,义乌就是我创业的天堂。”
“目前,我们无法很专业地得知这个项目怎么个好法,但我们知道,该项目前景很好,义乌急需,市场巨大。一定能推动义乌的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义乌和周凯,一定会共赢。”义乌市人才部门负责人这样说。
周凯只是2013年9月“义乌英才”计划推出后,引进的众多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中的一个。现在的义乌,众多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正在义乌各行业忙着“转型升级”、“腾笼换鸟”。
相比周凯,同为“国千”的徐小平,落户义乌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从事的研发生产,可能也更“时尚”一些——从事眼下最热门的新能源领域的高温过滤材料生产。这位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并在美国著名的过滤器公司PALL当过资深科学家和研发部经理。
他说:“我被‘英才计划’召唤而来,真被打动了。创业环境、政策,好得没法说。举个小小例子,义乌方面专门派了人,陪着我,挑新造好的厂房,还免费的。我能不来吗!”
享受到专人陪着挑厂房的,何止徐小平。土生土长于义乌、从德国帕德波恩大学学成归来的楼建伟,同样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他把公司安在了高创园。
七年德国学习、研究,回来带上了轮边驱动总成技术,在国内研发的自动变速后桥产品,填补了业界空白。他的公司目前生产的产品,是电动车、全地形车辆、电动清扫车、消防车等,几乎都是别人所无之独门“暗器”。
“义乌制造”向义乌创造转身,就是依靠着这些“周凯”、“徐小平”、“楼建伟”们而走向华丽。
在一份总结“义乌英才”计划实施5个月成效材料上,义乌有关部门认为,是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的引才方式、齐全优质的人才两创平台,起到了关键作用;事实也是,“郭振荣式”的成功,近年来,在义乌又何止一个两个。义乌市在这些“成功”典型背后的付出,从引才政策、引才模式、人才服务……又何止一个“殚精竭虑”可以概括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