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普陀 渔船编组保平安

  本报普陀1月16日电 (通讯员 翁盈昌 乐壮杰 记者 谢国平) “吉忠,生意好不好?今天虽然风浪不大,但千万注意安全。”今天上午,普陀沈家门街道马峙村委会主任徐锦川用卫星电话与在渔场捕捞的本村船老大周吉忠对话。“徐主任放心,阿拉村的渔船都在附近海域作业,有什么事都好互相照应。”周吉忠回应。

  马峙村现有渔船7艘,安全编组两组,由村支委周吉忠和带头船老大武信华担任。7艘船编组生产、结伴航行、同进同出,结成“生死恋”。为了保障安全,周吉忠于冬汛开捕前,还投资150万元更新改造船体,现在他的渔船可抵御八九级风浪。船上配置崭新救生筏等安全设施,船上渔民个个有专业捕捞证书。

  “现在阿拉出去捕鱼的船艘艘都是A类、B类。”徐锦川说。去年上半年,海洋渔业管理部门对全区1600余艘60马力以上的渔船按A、B、C三类标准,实行安全分类考评管理。根据标准,列入A类渔船的需近三年未发生船员死亡(失踪)事故,而B类渔船的考评则要求近三年未发生2人以上死亡(失踪)事故。

  “我们重点盯防C类渔船。”普陀渔政渔监站负责人介绍说,“对该类船只实行‘每日点名’,安排专人进行监管,每天掌握该类渔船的动态信息。”

  “就是没被列入C类,阿拉对安全生产也是丝毫不敢放松的。”徐锦川说,村里每艘船上都安装了防碰撞装置,以避免跟其他船只尤其是大货船相撞。


浙江日报 省两会特别报道 00008 普陀 渔船编组保平安 2014-01-17 3338844 2 2014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