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好学

本报报道引发讨论,孩子寒假怎么过——

活泼可掬玩起来

  专家名片

  叶翠微:浙江省功勋教师、杭州第二中学校长

  杨一青: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杭州市小学管理学会会长

本报报道引发讨论,孩子寒假怎么过——

   活泼可掬玩起来

  本报记者 王婷

  只有懂得闲暇的人,才懂得生活。然而每到寒暑假,即便教育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减少学生的作业量、禁止补课,最终孩子们的假期总还是在繁忙的作业和培训班中度过。“放假不会玩”是现在孩子们的通病。本报13日《出格一点又何妨》一文引起各界的讨论。孩子应该过一个什么样的寒假,记者走访了两位教育学者叶翠微、杨一青,请他们为读者做一番深入解读。

  不要让孩子团团转

  记者:竞争意识让家长把孩子的假期依然桎梏在学习的藩篱中,与玩耍绝缘。假期“出格”一把,可不可以“玩物益志”呢?

  叶翠微:假期应该是一种“回归”,回归什么?回归假期本身的意义、韵味、乐趣。现在的家长和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热情太高,把本来应该属于人的闲暇也作为了教育的延伸,放假比上课还忙,作业、培训、考证……是应试的忙碌,拿证的忙碌,功利的忙碌,让孩子团团转。这种过高的教育热情,并没有回归到教育自身的意义。一个处于童年的人,如果没有假期,没有娱乐,没有玩耍,没有休闲,他会是一个完整的人吗?他会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吗?童年没有这种玩耍痕迹的人,当他走向成年的时候会影响正常人的心理状态,这是很可怕的。

  假期应该回归到人的天性上。一个人就像一部汽车,既要有一个卓越的动力系统,换句话说,在学习中我们要求孩子踩油门,前进前进前进,但又要有一个良好的刹车系统,必要的刹车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必要的刹车是对正确方向的更好选择。让孩子经过一个阶段忙碌后停下来打一打盹儿,让他很欢快地睡个懒觉,让他依据自己的天性做一件自己觉得有趣好玩的事,也不妨让他用一种适度出格的行动展示一下顽皮甚至青涩。一个家长,如果真正是有眼力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去耍一把、疯一把,让他在某个问题上痴迷一把,这都是他人生应有的风景线。可惜,这样的风景被我们过高的教育热情、过于功利的教育回报、一种无知的教育追求淹没掉了。

  杨一青:什么时候孩子最聪明?玩得忘记了自己的时候最聪明,整天在作业负担下的孩子是成长不好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儿童就是爱玩的,要给他们玩的时间,保证长身体的条件,要睡足,要心情愉快。也不仅仅我们国家,亚洲国家学生的学业负担都比较重,新加坡前些年小学三年级就全部统考,分快慢班,现在他们也意识到了,把这种过度竞争停止了。我们应该问问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过属于儿童的假期

  记者:如果让您来建议,这个寒假孩子们可以做哪些“出格”的事?当然这个“出格”是有安全、道德等边界框限的。

  杨一青:寒假千万不要一天到晚关在培训班,或是一天到晚待在家里守着电脑、电视机,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亲近大自然。我非常注重“让孩子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锻炼,在生活中成长”,我主张在寒假里把城里的孩子统统赶到乡下去。我做语文老师那时候,寒假都会把学生赶到乡下,开学后就有大箩筐丰收的文章,那都是城里人永远写不出来的内容,我还记得一个孩子写了一篇《烟熏黄鼠狼》,讲自己和农民伯伯一起去田里看到一只黄鼠狼,黄鼠狼钻进一个洞里躲起来,大家就点了稻草,用烟熏出黄鼠狼,写那动作、表情、语言、心态,都很生动,关在家里怎么可能写出来?我那时还把杭州学军小学的孩子和丽水山区的孩子进行假期交换,互换家庭居住。

  我看寒假里可以做的“出格”事有不少——可以去爬树、看星星、野营、探山洞、登山、探险、看日出、沙滩寻宝,这些都是考验人的身体素质和毅力的;还可以去挖冬笋、做米果、打年糕、赶鱼塘、饲养小动物、学习种植、寻访古街古桥、用指南针找路,这些都包含着生活技巧。现在我们不少孩子五谷不分,连鹅长什么样子都没有亲眼见过;甚至还可以做做“刽子手”,过年宰鸡剖鸭的时候来帮个忙,不就可以知道动物的胃、肠等内脏是什么样的了?还有走亲访友其实也是待人接物和人际交往的培养。只要以健康安全为前提,没什么不可以做不可以玩的。

  叶翠微:现在的教育生态处于“三独”环境,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老师,所以我建议寒假可以进行亲情之旅,不妨让孩子做平时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不妨鼓励孩子做那些很醉心的事,当然前提是要有安全评估。比如,可以让他陶醉在艺术的天地里,过一把话剧瘾、芭蕾瘾、音乐会瘾。再比如,让他疯狂地读原著,把老舍的《茶馆》从头到尾读个够,把《红楼梦》“楼上楼下”翻个遍,也可以在《老人与海》里里外外“游泳”。当一个物质的人走向精神的人时,他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自己兴趣的回忆。一个属于儿童的假期,应该是一个兴趣回忆的假期,能让他兴趣最大化的假期。

  一颗小草一个春天

  记者:如何看待孩子放假不让玩也不会玩的深层次原因?

  杨一青:“减负”不是新课题,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但为什么减负减不下来?原因很多。招生制度是其一,千军万马考大学,现在大部分都能上大学了,又要竞争上名牌大学,还是要挤“独木桥”。其二,劳动用工制度的影响,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就比其他高校的容易就业。我认为根深蒂固的深层次的问题还不在这两点,而在社会保障体系。欧美国家为什么孩子学业负担比较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年纪大后的养老问题国家基本包掉了,社会福利保障好,所以他们对子女没什么过高的要求,而我们中国传统观念“养儿防老”,都望子成龙,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社会化养老跟上去,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保证老有所养,教育的问题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事。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成长最重要的,要为孩子以后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毅力打下基础。我觉得教育每个人做到8个字就好了,“遵纪守法,自食其力”,一个是不害人,一个是不啃老,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所有人都做到了,社会就很和谐了。如果高端人才是数以百万计,普通劳动者就是数以亿计的,我们更要关注培养普通劳动者。

  叶翠微:让不让孩子玩,这取决于家长的一种眼量和底气。我们很多家长和社会还是沿袭了一种“小农意识”,生怕孩子吃亏,又不遵循人的差异规律。在杭二中,我们提倡“少谈第一,但求唯一”,天生我材必有用。首先,人是有差异的,其次,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就应该是顺应人的天性的。作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不可能个个是天才,如果有一个平和的生活态度,有一个淡定的生活技巧和态度,把小日子过好,做一个常人应该做好的事,这不是人生最美的事吗?很多人都希望做高大的乔木,为什么不能做一棵静静的小草呢?小草的生命意义也很好啊。实际上教育反逻辑的东西太多,一个良好的社会系统应该有高大的乔木、静静的小草,也有不高不矮的丛林,大家各得其所,这才是生命,才是和谐社会,现在每个人在功利的追求下都想自己是财富、资源和机会的最大占有者。而且,占有资源的意义和真正目的是什么?应该是为更多的人来赢得一种幸福,这种资源才是有意义的,很遗憾,很多人并不明了,这是一个悖论。公民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意义,每个人对别人最大的尊重,就是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浙江日报 人文·好学 00013 活泼可掬玩起来 2014-01-15 浙江日报2014-01-1500016;3327100 2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