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难
开出新药方
记者 周静
近期,我省实施了停车场配建新规,今后城市一般居住区泊车位户均要达到1.02个,简单地说就是“一户一位”;杭州出台了停车位配建标准细则,杭州市区60平方米以上新建住宅,最少配建一个车位。这些针对小区停车难的“药方”,是否能缓解新建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回家停车 惹出各种烦恼
2014年的新日历刚刚翻开,杭州市老小区德胜东村的林女士和应女士(两人均为化名)就因为停车难闹出纠纷,惊动了派出所。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那天下午5点,林女士和老公开车回家,在小区里绕了好几圈,就是找不到车位。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无奈还有凳子占着。林女士下车去挪开,摆凳子的应女士不答应,两人闹了起来。最后应女士被打伤,林女士和老公赔了3000元医药费。
像这样因为停车位矛盾引起的邻里纠纷,越来越多。同时,在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老小区占车位的“道具”层出不穷,用尽心思。板凳、竹竿、自行车、木箱子,甚至还有路装地锁、树拴铁链……几乎各式各样的“武器”都用上了。
“唉,主要是我们小区里停车位太少了,老底子谁会想到就这么几年,大家都买了私家车?当时就没有车位配套这一说嘛!”小区里的一位阿姨说。
老住宅小区的停车纠纷连连,即使是在新一些的楼盘和住宅,车位不足的矛盾也日渐突出。
就以杭州滨江区风雅钱塘小区为例,每到晚饭时分,周边的月明路、江汉路两边都停满了住户的私家车,有的地段甚至单向停了两排,使原本宽阔的马路通行困难。再如附近的彩虹城里,小区道路上也常常边边角角、见缝插针地停满了车。据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彩虹城共有3300多户,现在小区大概有2500多辆车,而车位只有1800个(其中地下车位1000个、路面车位800个),大致估计一下还缺700个车位。一位住户说:“本来房子买在滨江,就看中这里空地多,停车方便。没想到几年下来,车子越来越多,我们这里也开始上演‘抢车位大战’了。”
2013年,杭州为缓解市区交通拥堵,陆续清退影响交通的道路停车位,像凤起路、武林路、西湖大道部分路段的停车位都是那时取消的。再加上前段时间开展的违法停车整治“大会战”、违法停车零容忍等行动,住宅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更突出了。
新老小区停车难的背后,是杭州市汽车增长的惊人数字。近年来,杭州市区汽车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左右。2013年底,杭州主城区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12.1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对城市动态交通系统产生较大冲击,也导致车辆出行过程中停车需求与夜间停车需求同步快速增长,下班后回家给爱车找个“窝”也就越来越难。
车位走俏 价格步步抬高
“停车难”已影响居住生活品质,“买房配个车位”的接受度比以前高很多,车位销售周期正在缩短。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有种趋势是,车位越买越早。“近两年,自住购房是主流,楼盘交付后入住时间早,小区车位紧张的问题马上显现了;加上在外停车成本增加,车位需求爆发。” 比如定位高端的杭州某楼盘在前阵子首次推出400多个车位,当天去化八成。“因为还有两幢住宅还没有开,为了保证后面的业主能买到车位,目前车位限购一个。”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楼盘配套车位售价在23万至25万元之间,大部分客户都有购买两个车位的需求,很多业主都在咨询是否可以买第二个车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高端楼盘虽然没有出现像上海那样挂牌出售价达到100万元的“天价车位”,但“高价停车位”也有不少。曾有媒体报道,杭州最贵的停车位50万元,但已2年多没有人抛出来了。杭州大部分高档楼盘的车位价已超过40万元,足够买辆入门级豪车,有人戏称“闹市区一个车位,抵得了郊区半套房”。
再等几年 “药方”或可生效
治理住宅停车难,有“药方”么?我省于去年12月起实施的《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下简称“标准”)让人看到了希望。根据标准,今后城市一般居住区泊车位户均要达到1.02个,比现行标准提高了1倍多;同时大幅提高医院、商场、学校等公共服务类建筑停车泊位配建指标。
再早些时候,由杭州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公安局联合修编的《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下简称“新细则”),也正式开始实施。
和2009年的老版实施细则相比,新细则在各类建筑的停车位配建和公共停车场库的修建上,标准都大大提高。在车子越来越多的当下,这个新细则的出台,被认为是杭州市为缓解停车难开出的药量重、影响面广的一剂“药方”。
以新细则中对住宅类建筑的车位配建为例,按照老标准,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至90平方米之间的住宅,只要求配建0.7个车位,而新细则标准提高到1个。按照新细则,住宅建筑面积越大,配建标准越高。比如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或别墅,配建标准直接由1.2升至2。据说这个标准,在全国都是高的。
据悉,新细则的施行节点以建筑工程方案的批复时间为界,在施行之日前批复方案的建筑工程执行2009年的老标准;现在批复方案的建筑工程都已经开始执行新标准。但是,新细则要真正见成效,起码得经过新房子审批完建设好这整个过程,也就是说,可能要到三五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