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文章导航

局长当起代办员 中介招标进大厅 服务对象评干部 效能问责减编制

云和: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县

  局长当起代办员 中介招标进大厅 服务对象评干部 效能问责减编制

  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县

  严晶晶 秦志

  交通偏远、用地政策都没有什么优势的情况下,浙西南的小县大城云和用什么来吸引投资者?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云和县朝着一个自我挑战的目标大步迈进:在提升服务软环境上狠下苦功,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县。

  听起来很大的目标,因为云和县这一年来推出的各项新举措变得实实在在:

  在云和办企业,重点项目的代办员是局长;在云和找审批中介,没有垄断这一说,不仅办事大厅招标进驻的中介有承诺最低价和最快时限,办事大厅的网上还提供各家中介情况供对比;在云和当干部,服务对象可以对中层干部评议,上下班迟到、工作不认真一不当心被暗访组拍到还直接上电视通报……

  “我们奉行‘六个最’宗旨,即审批最快捷、执法最规范、服务最便民、收费最低廉、监督最严格、作风最优良,以此打造中国最优政务环境县。”云和县委书记张建明说。

  2013年,云和的政务环境,因为自我加压的这“六个最”,实现了提速优化。一年来,全县审批事项平均提速率达到了95.6%,即办件比例提高到60%以上,平均办理时限由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与此相对应的,是2013年云和招商引资的斐然成果:一年来,云和引进8个大项目,完成丽水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200%,同比增长20%。而在8个大项目中,黄源风电项目、云和国际养生村等绿色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并实现了引进项目百分百与生态建设相关的绿色目标。

15位局长代办比进度 重点项目23.5天批出

  2013年12月29日,云和县纪委的工作人员杨菲菲拿着一份云和工业园区拟入驻企业的名单,正在仔细琢磨着。“我们马上要实行第三批‘局长代办制’,本来想放在年后启动的,但是因为之前的效果很好,所以这些企业都很积极,希望在年前就能启动。”

  从2013年4月至今,云和县已启动两批局长代办项目,第一批15个局长代办项目中,除1个项目未通过市级环保审批外,其余14个项目均已完成审批流程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审批整体有了大幅提速。

  “过去,代办员都是普通工作人员,他们虽然熟悉工作流程,但没有同时调动各方资源的能力。”云和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唐欣说,行政审批涉及部门众多,传统“挨家挨户跑”的方式很难提高办事效率,“唯有‘一把手代办’能解决这个难题。”

  来自福建宁德的谢永波,2013年计划在云和投资兴建7000多平方米的新厂区。立项伊始,谢永波对项目的推进进度并没有抱多大的信心,“不少同行都提醒我要做好‘跑断腿’的准备。”谢永波说,然而两个多月下来,关于审批的所有麻烦事,都被云和县工商联主席叶峰给“承包”了,“我只要接接电话、准备下材料,项目就审批下来了。”

  为提高一把手们的积极性,云和每半个月还要进行一次局长代办进度排名,并将其纳入干部考核,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局长代办制”施行至今,云和县代办项目的平均审批时间为23.5天,相较而言,2012年该县工业园区四个重点项目的平均审批用时,需要118天。

实行中介招标进驻 需承诺最低价最快速

  推行“局长代办制”,不仅大大简化了企业(项目)行政审批的流程,也为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创造了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不少局长在为企业跑项目的时候发现,中介环节在整个项目审批中,占用的时间达到70%。

  云和县行政审批中心在对外地一些审批机构进行考察后,也曾反思:云和县部分中介机构为政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甚至是政府智能的延伸,市场竞争的不充分直接造成了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低、收费高、监管难。

  为此,云和县从2014年开始,对项目审批中涉及的中介机构,进行了招标进驻制。

  在云和县政府行政审批中心宽敞的大厅里,如今已经入驻防雷检测、环评、房地产评估等五家中介机构。中介机构要进入审批中心,可都是经过“苛刻”挑选的。首先,这些中介机构都要就服务态度、收费、效率、质量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还要与行业主管部门签订相关承诺书。

  2013年,云和县环保局和云和县政府行政审批中心邀请县内多家环评机构,参与进驻行政审批中心的招投标。根据规定,想要进入中心的环评中介机构,需要保证在此后的一年内,其收费标准是丽水市内同类环评业务中的最低价格。

  最终,杭州博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中标进驻审批中心。这两家中介机构都承诺,以国家收费标准下限再下浮40%收费,并且在30天内完成环评报告书,10天内完成环评报告表。

  此外,入驻中心的防雷中心也实行了防雷技术服务“收费减半”政策,规定防雷装置施工跟踪检测收费,在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上优惠50%。这一优惠,平均为每家接受防雷检测的企业节省1万余元的费用。

  “当然,企业并不是只能选择进驻审批中心的中介机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郑绍周介绍道,“企业完全可以自己去寻找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云和县的各个职能部门,都不被允许因为中介机构的问题,给企业设卡。”

  为了让企业主和群众更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中介机构,云和县还开通了“中介e服务”网站。人们只需要登录网站,就可以获取相应的中介机构信息,以及整个中介评估的流程。目前,土地评估、环评、水利水电勘测等十类中介机构都已经被放在“中介e服务”网站上。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根据“中介e服务”提供的信息,在中介选择等环节,用时平均节省了15天,提速60%以上。

五百企业主评干部

服务意识是唯一标准

  2013年,云和县的企业主们发现,云和县气象局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降低了50%,消防部门主动上门宣传消防知识的次数多了,与此同时,云和县工商局对违规个体户的处罚力度,也比以往“温和”了不少……

  “这都是2013年以来施行‘中层岗位评议’的功劳。”唐欣说。以往民主评议的主要对象,都是各个职能单位。这样的评议方式,往往无法准确地反应单位里每个岗位的工作表现,容易引发个别岗位的懒政思想。

  这一次,云和县将评议对象,细化到了所有涉企、涉项目的相关单位中层岗位,也包括部分部门下属的副科级单位。

  参加评议的主体则是全县广大群众和企业。为了让企业主能够更广泛地参加到评议中来,云和县组织企业和县重点项目业主等500人,对所有参评岗位进行网上评议,并向企业和群众发放参评密码,在县政府网站“中层岗位民主评议专栏”中登录进行网络评议。

  “县里一些企业家,平时开会并不是很积极来,但是这一次中层岗位评议活动中,基本上所有受邀的企业主都参加了,”唐欣说,“这充分说明,各个部门的服务质量,是很受企业主们重视的。”

  “中层岗位评议”评的就是每个岗位的服务意识。“有的单位觉得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评议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唐欣说,“这就说明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虽然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却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可以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最优的政务环境。”

  根据《云和县2013年度涉企(项目)单位中层岗位民主评议活动实施意见》,评议结果将与部门年度综合考核挂钩,并且作为县委、县政府对县直属各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加分、扣分的依据之一。优秀中层岗位和被黄牌警告的岗位,通过“红榜黄牌”的方式,向全县通报。此外,在管理服务类和执法检查类评议排名末位的,还要进行单位内部评议。如果单位内部评议仍是末位的,则要免去科室(单位)负责人职务。

暗访通报成利器 效能问责减编制

  “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光有好的环境还不行,还得改善干部的工作作风,形成真干事的氛围。”郑绍周说。

  去年以来,云和在干部作风建设上动了真格。县纪委不定期在全县内实行效能检查明察暗访,对在上班时间被查到的违反作风效能建设规定的干部在全县进行通报,同时有单位干部职工因上班时间违反作风效能建设规定被查处的,年度内累计1人次,本年度该单位不予考虑增加人员编制。累计3人次,减少编制1个,在此基础上,每新增1人次,再减少编制1个,依此类推。在规定中,纪委不时对电脑公务网页进行断网“定格”检查,公务员上班时间网络购物、听音乐、炒股、上网玩游戏等以及迟到早退都被列入了减编制的范围。

  效能问责减编制,意味着“铁饭碗”也可能打碎。这样的高压规定一出很快在全县的干部中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许多单位主动开展作风建设,严肃上下班工作纪律。云和县水利局在一次效能检查中,两位干部因玩游戏和网上购物被纪检人员发现,被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通报。“一次性被‘逮到’两个,面子上挂不住,而且累计3人次就要减少一个编制,无疑给单位的领导和干部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该单位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在第一时间对全单位进行了作风整改,两位当事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单位还进行了作风建设专题教育活动。而在此后的效能明察暗访中,该局的作风明显好转。

  去年以来,在常态化的效能检查中,云和先后查处31个单位57人次上班期间违反作风效能建设情况,并约谈29名单位一把手,在干部中真正起到了警示作用。

  干部的作风好了,还要明确工作职责提升工作效率。最近,云和正在开展“明责、担责、尽责、问责”责任搜索大行动,全面梳理各单位内部职责、执行程序和各阶段责任主体,对单位间存在交叉重叠的工作职责、管理范围和工作事项,相互协商确定责任归属,增强党员干部面对责任风险或职责交叉时,主动靠前、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主角意识。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云和: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县 2014-01-14 浙江日报2014-01-1400007;浙江日报2014-01-1400008;浙江日报2014-01-1400010;浙江日报2014-01-1400009;浙江日报2014-01-1400014;浙江日报2014-01-1400015;浙江日报2014-01-1400013;浙江日报2014-01-1400016;浙江日报2014-01-1400017;浙江日报2014-01-1400022 2 2014年0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