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文体

高规格玻璃艺术国际三年展在杭亮相

透明容器,盛下万千绚丽

  本报杭州1月13日讯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潘玮 金晓依

  玻璃是光的容器,充满了想象力。今天,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我国首个高规格国际玻璃艺术三年展启幕——“透器·透气”2014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中国等近30位玻璃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争奇斗艳。

  透器,亦透气。两个谐音的主题词从玻璃艺术的本身特质到东方哲学的层面,表现出玻璃的本性,也诠释出这一传统器物的人文精神。“玻璃在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受到喜爱,其玲珑剔透的质感已经成为了时尚的标志。”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这场展览旨在改变人们对玻璃的认识,从器物的使用到表达心灵的巨大转变。”

  走进美院美术馆一楼圆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艺术学院理查德先生的作品,一红一白两块并排磨砂质感的玻璃砖,内部两个白色的椭圆圈,用极简的手法,却表现出了玻璃的通透,“当代国际玻璃艺术领域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沟通,通过展览更为深刻地理解玻璃艺术,并丰富通过作品展现的文化。”理查德先生从15岁开始便学习玻璃艺术,主要关注玻璃铸造的研究。

  另一边,墙上一组玫红色天鹅作品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作者是来自美国费城的安博·考恩女士,她独具匠心地将玻璃的柔软与石膏的坚硬完美结合,流露出浓厚的西方文化,如中世纪宫廷贵妇的长裙般华丽典雅。

  与一楼展厅的简素典雅不同,拾级而上,二楼展厅流光溢彩,如葡萄美酒夜光杯般绚丽。两艘玻璃小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玻璃技艺。作者是来自美国的玻璃艺术家史蒂文·温伯格,他运用极其复杂的铸造工艺,让两艘小船中间均有一条弧形的气泡带。

  另外一组名为“无如”的作品,仿佛五个不倒翁,圆润却又不失灵动。五个黑色身体的“不倒翁”带着一顶透明白色帽子,身体上灵动的红色条纹,融入了中国书法的元素,显得格外精致。“这组作品需要在当下即刻完成,红色玻璃需要在液体状态下画到黑色的玻璃上,一旦上色便不可更改。”香港著名玻璃艺术家王铃蓁女士介绍道。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李玉普带来的一组非洲印象系列作品,每一件作品都采用磨砂与光面两种质感的玻璃混搭,外加五彩灯光的渲染,将玻璃的通透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玻璃艺术的异彩也始终含着一种黏稠的追怀。清华大学关东海的作品,表现了中国古城墙的历史与沧桑,表现了一个当代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他说:“中国玻璃艺术的差异化越来越显著,每个艺术家的个性得以体现。”

  一排流光溢彩的葵灯在眼前展开,彷佛带领观者进入到古代的夜市,河中美丽的河灯,享受小桥流水的惬意。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这组名为“葵灯·铝·南浔”的作品将玻璃铸造成葵花形状,置于水中,在黄色灯光的映衬下,珠光流转,实现了玻璃与光的完美结合。

  “玻璃艺术就是要将玻璃的通透之气,打造成为通透之境,将玻璃的内在气韵,通过手、眼、心形成一气通透的心灵系统。”许江认为,“玻璃的内在,就是吹制、打磨、铸造等一系列工艺,以及其与人生命的联系。”

  玻璃艺术品大多是案几上装饰品,但是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却将玻璃艺术带入了公共艺术空间,“这是一种属于大时代的大艺术,是一种哈姆雷特式的发问。” 杨奇瑞的一组名为“色相”的作品,运用一个玻璃铸造的人头,加上色彩艳丽的服装,用来表现变化的哲学,“无论每个人的人生如何不同,最终都会归于人的本质,玻璃铸造的人头摆脱了生理层面的禁锢,反添了一些诙谐、时尚与轻松。”

  此次玻璃展由中国美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国立艺术学院共同策展,旨在推进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展览将持续到3月5日。


浙江日报 文体 00016 透明容器,盛下万千绚丽 2014-01-14 3334091 2 2014年0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