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参加南极考察的科研人员向本报记者讲述——
“雪龙”号脱险记
通讯员 纪飞 陈斯音
本报记者 李月红
远赴南极的科考船“雪龙”号,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1月2日,正在执行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破冰船,在营救俄罗斯轮船后陷入南极浮冰的围困中;经过5天积极自救,1月7日,“雪龙”号成功脱困。搭乘“雪龙”号的科研人员中,来自我省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高金耀研究员和他的研究生纪飞发回邮件,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这段从营救、被困到脱困的科考历程。
求救电话
2013年11月7日,作为多次参与我国极地科考任务的老队员,高金耀带着纪飞乘坐“雪龙”号,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开始了原定155天的征程。
据高金耀介绍,2013年12月25日,“雪龙”号正按照预定计划驶向罗斯海,科考队员将在那里进行为期8天的科学考察,这也是海洋二所地球物理专项的重点作业区域。
一个求救电话改变了预定计划。“雪龙”号接到求救,一艘载有74名人员的俄罗斯船只被浮冰困住,船上人员急需救援。情况危急,经过与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的沟通,“雪龙”号全速投入营救中。与此同时,船上各部门为救援任务开展准备,相应调整工作重点。高金耀所在的大洋队主要负责联络翻译以及海冰勘探任务。
1988年出生的纪飞担任中方翻译,主要工作就是翻译接收到的国外传真和中方发给国外船只的传真。为确保完成好任务,纪飞把驾驶台作为自己的工作地点,每天除了吃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驾驶台。
“传真一过来,我要用最短的时间将材料翻译出来。有时候和外界通讯比较频繁,不论昼夜都需要翻译材料。后来那几天,干脆不回宿舍了,深夜也在驾驶台值班,累了就在沙发上躺一会儿。虽然有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能为考察任务尽一份力,感到一种莫大的荣幸,充满了干劲。”纪飞说。
勇往直前
据介绍,为了保证中方KA-32直升机安全顺利地将俄方被困人员撤离,考察队迅速成立了救援指挥部,由领队刘顺林任总指挥。具体实施由海冰救援组负责,成员由机组人员、海冰专家、勘探人员、记者、翻译人员等组成,徐挺副领队任组长。主要制订救援方案和实施计划,救援设备和物资的准备、与俄方联络、勘察冰面选择直升机降落场地、设置等待区和登记区等工作。
北京时间1月2日,12名科考队员登上飞往俄方船只的KA-32直升机,纪飞也参与了此次救援。
在浮冰区雾化严重、能见度低、风向多变和风速大等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下,整个营救工作要完成探冰、铺设冰上机坪到转移被困人员等步骤。由于俄罗斯船没有适合KA-32降落的直升机平台,营救人员准备了十多块木板,在附近搭建一个适合直升机降落的平台,然后运送需要转移的乘客。
在开展人员转移期间,纪飞一直守在俄方船只驾驶台,以报务员的身份负责与俄船、地面救援小组、“雪龙”号进行通讯,随时向各方报告直升机最新动态、乘客转移情况、天气情况等整个救援任务的最新进展。
“纪飞报告:现在KA-32已经载着所有行李以及最后一批乘客离开。”随着纪飞送出最后一条救援信息,北京时间18点50分,“雪龙”号传来激动人心的声音:“我是‘雪龙’,最后一批被困人员已经成功送达!”至此,为期8天的营救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南极精神
纪飞在电子邮件中说:“完成救援任务、回到船上的那一刻,大家向我投来肯定和赞许的目光,我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工作被认可,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据了解,纪飞这次来南极的首要任务就是协助导师高金耀完成罗斯海考察,所有仪器设备的调试准备工作对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来说尤其重要。之所以能静心、顺利地完成本次任务,与高金耀在背后的支持和细心指导密不可分。
“救援期间,我有时要兼顾翻译和科研工作,忙不过来,心里急得要命。每当这时,高老师就安慰我:‘赶紧去吧,不要耽误了救援。’我一个人操作庞大笨重的地球物理仪器,高老师常常对我说,要有敢于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在南极这片国际区域,是用行动体现中国人时代精神风貌的舞台,发扬南极精神和我们的‘二所精神’。”
救援成功后被困的几天里,船上科研人员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的情绪也始终保持乐观、积极。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大家还积极排练小品,尽力使整个科考任务变得多姿多彩。
高金耀告诉记者,因为这段靠近南磁极的“额外停留”,让他们采集到了宝贵的一手数据。这是国内首次在磁南极附近观测记录地磁场数据,是这次“雪龙”号被困经历中的一个意外收获,为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数据资料。
1月7日,“雪龙”号成功脱困,继续行驶在去罗斯海的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