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如何终结水旱成灾,且看——
山村驯水记
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郑盈盈 王琼琼
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郑盈盈 王琼琼
北风啸啸,在瑞安陶山镇张染村村口的河堤上,挖掘机轰鸣作响,运输车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忙着用大块的石头砌起厚厚的河堤……
这条从张染村外流过的张染河,如今只剩一汪浅水,“可两个月前,肆无忌惮的洪水夹杂着上游的沙石滚滚而下,没一会工夫就冲开了村口的土堤。”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染村村主任张自忠仍心有余悸。
筑堤驯水
“刚旱了没多久,就出这样的事,当时我们就想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张自忠说,地处山区的张染村常常因台风,或者上游的大雨而引发洪水,“小时候只觉得好玩,但现在,不论是地里种的,还是家里摆的,都淹不起了。”
79岁的张宏达是张染村的“百事通”,他告诉记者,在村里生活了70多年,村口这条河堤也修过不少次,不过大多是堆点泥土修修补补,碰上大大小小的洪水将就着用到了现在。
不过,去年秋天的这场台风,带来的巨大雨量还是把它给冲垮了。“当时水涨的很高很高,没多少工夫就把土堤冲开了,水顺着口子灌进村子,到处是汪洋一片,只能看到村里孤零零的房子。”张宏达说。
面对洪水泱泱,张自忠下定决心:筑起石堤驯住洪水,把这条家门口的河给管住喽!
台风过后不久,张染村立即启动了张染河生态护岸工程,计划投资500多万元,对河两岸的1388米土堤进行改造,建成生态驳坎。
修堤先挖渠,开工前20天,张自忠和村委会的干部们每天都早出晚归,挖渠工作早上7点开工,他们6点半就到达现场,对撒灰线等逐一勘查。“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一点也马虎不得,我们可不想再遭那份罪了。”
修河堤的事也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河堤改造开工后,不少冬闲在家的村民都自发跑到工地上出工出力。“虽然抬不动石头、扛不动水泥,拉拉石灰线、收拾收拾工具总会的。”张宏达说。
开渠引水
村口修堤筑坎干得热火朝天,也点醒了村庄里的种植大户。张付霞是张染村的甘蔗种植户,这次台风风一刮、水一漫,20多亩甘蔗倒的倒、弯的弯。现在甘蔗也不甜了,只能做红糖,而且产量也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
“当时要有排水的沟渠就好了。”张付霞说,因为没有排涝设施,连片的甘蔗只能浸泡在水里,“心疼得不得了,也没一点办法。”
现在,村里开始修张染河了,就不怕汛期被水淹、旱期又没水浇地,河道的灌溉效益也可以发挥出来了。张付霞想,放着这么好的条件不用太可惜了,所以她跟村里,以及县里的水利部门一合计:把自家农田里的沟渠也修起来。
张付霞自己出资,加上各级的补贴,凑齐了12万,就着手把甘蔗地里的灌溉排涝设施都开了工。她还和瑞安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商量,打算在村子靠近张染河的渠道边建一个泵站,“这样,旱时引水涝时排水,一举两得。”
张付霞的举动也得到了邻近村民的支持,为加快渠道铺设,57岁的农民张成水还主动把未到收割期的盘菜拔了一畦。“这是为大家伙办的事,眼前损失点算不了什么。”张成水说,“农田能灌能排,以后的收成才更有保障。”
如今,张染村的农田里,一条条整齐划一的U型水泥槽特别醒目。张自忠告诉记者,看到村里开始修张染河了,村民修建农田水利的积极性也很高,估计今年汛期前,张染村的近800多亩农田70%的引水沟渠能完成改造。
技术节水
张染村的水利条件在变好,基础水利设施日益完备,但如何发挥这些水利设施的最大效益?这是蔬菜种植户张宏富思考的问题。
张宏富承包的10多亩菜地,与张付霞的承包地相隔不远,同样经历了去年的水旱两重灾害,他种的3亩花菜、4.3亩盘菜和其他各种蔬菜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这水治好了,田里的技术也得跟上。”
张宏富告诉记者,虽然张染村常闹洪水,但这因水而起的灾害时间分布却很不平衡,经常是台风那几个月下了大半年的雨,其他时间只能靠村外山里不多的山塘水。
“前些天,我们趁着冬闲到龙泉、新昌等地去考察了他们的喷滴灌技术。”谈起他们的用水技术,张宏富感叹,几根水管加上一个喷头,就可以给地里的蔬菜都浇上水,比传统的漫灌方式起码节水30%,而且农作物还能增产20%左右。
“这一增一减,我算了下,两年左右我就能收回投入的成本。”张宏富拿出他给菜地画的喷滴灌管线规划图,认真地介绍起来,“这里架管子,这里是泵站……”
一场干旱、一场台风,给张染村带来了巨大损失,不过,这也唤醒了张染村村民与水相亲的观念。现在的张染村,正在绘就一幅从未有过的画面:环绕着村庄的张染河在一人高的石堤下被收拾地服服帖帖,和灌溉渠道、节水设施一起滋润着山村大地。
“等开春了,我们把生态景观做起来,这里就是陶山镇最美的河道,到时候再欢迎大家来参观。”张自忠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