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民办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本报温州1月8日电

  见习记者 郭兴华

  区委报道组 苏静静

  稻桶梯、绞糖机、喜庆的婚轿……在温州龙湾区白水民俗博物馆,一件件老物件别具吸引力,令人不知不觉中“穿越”了时间。

  这座由祠堂改建的民间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共展出500多件搜集自民间的民俗物件,自去年6月试运转以来,已接待参观者逾2万人次。不少温州老城区的市民也慕名而来,找寻温州的“老味道”。

  姜瑞玉是这家民俗博物馆的主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龙湾区一家阀门企业的老板,在他看来,这几年,民间的旧物件越来越少,它们的流失也带走了人们的文化记忆,“建起这座博物馆,是希望为保存这些‘文化标本’做些努力。”

  建馆以来,姜瑞玉已投入了500万元,下一步,他准备给各展馆加装触摸屏,让展出多媒体化,让那些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借助声光电的形式“活”起来。

  就在姜瑞玉谋划着民俗博物馆未来的同时,最近,温州市中加友谊馆、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瓯文化博物馆、洪殿社区生物标本展示馆、藤桥镇上埠头民俗博物馆、鹿城神韵贝螺展示中心等6家民间博物馆接连开放,目前,温州各类民办博物馆已超过60家。

  鹿城神韵贝螺展示中心办在一个面积30平方米的客厅里,展出的各种珍稀贝螺1200多种,它的主人是74岁高龄的苏尧然。老人与贝螺结缘已有40多年。在意大利生活的十几年里,他每年从盛产各种珍稀贝螺的欧洲将一袋袋贝螺搬回温州,先后投入300万元资金,他收藏的不少贝螺品种填补了国内收藏的空白。

  “公办博物馆因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展现一座城市宏观的历史脉络,而民办博物馆从更小的切入点,展现出更精彩、更原生态的历史。”温州文化学者金柏东表示,如今在温州,“小而专”的民办博物馆正在和公办博物馆形成有益互补。

  目前,温州的民办博物馆几乎都是免费开放。据统计,各家民办博物馆每年在接待及管理方面的支出,从5万元到100万元不等。仅靠创办者个人爱好,没有门票收入,民办博物馆往往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苏尧然就坦言,有时遇到资金问题,会将部分收藏的贝螺卖掉。

  在金洲动物博物馆馆长刘鸣看来,民办博物馆要有后方产业及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才能办得长久,他的博物馆就是利用标本销售来维持生存的。温州首家灯文化专题博物馆的创办人张金成认为,民办博物馆要尝试和商业行为结合起来。他的博物馆和他经营的农家乐紧挨着,很多人在农家乐吃完饭都会去看灯,不少专程看灯的人也会在农家乐吃饭。

  采访中,众多民办博物馆也表达了对政府支持的期待。一个好消息是,温州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市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民办博物馆建设,最高奖金可达每年10万元。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民办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2014-01-09 3326335 2 2014年0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