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把文化礼堂建在百姓心坎上
:把文化礼堂建在百姓心坎上
义乌农村文化礼堂的2013:
2013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在金华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目前,义乌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1家,远超省里下达的18家重点村建设任务。
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文化礼堂建设任务列为2013年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同时安排1200多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扶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义乌市委宣传部是主要责任单位,同时整合市文联、文广新局等主要力量,并从文联、文化系统抽调了50多名文艺骨干,蹲点各建设村,帮助挖掘提炼村史文化、创作书画作品、指导礼仪活动,各实施镇街也是宣传委员、宣传干事、文化站长、驻村干部齐抓共管。
义乌在建设文化礼堂中初步探索出以下经验:实施一个办法、坚持三个原则、落实四项制度。
一、实施星级动态管理办法
以《义乌市农村文化礼堂考评参考标准(试行)》为依据,进行综合评星,达不到星级,限期整改;达到星级给予奖励;此评星为动态,每年都要对活动开展、礼堂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复核评星,如果只建不管,可能会被降星或摘星,将减发相关活动经费补贴或取消相关补助奖励。
二、坚持遵循三个原则
坚持精品原则。内容为王、质量为上,严格按照“一村一色”、“一堂一品”的要求,在文化礼堂的建筑、展示、活动等方面形成特色,特色不明显的,一律不能通过考评验收。
尊重群众原则。群众是文化礼堂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各建设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座谈会、入户访谈等形式,充分征求老百姓意见。所有设计方案、展陈内容都先在村里公开、公示,公示无意见后才动工建设。上溪镇祥贝村村民按照自己的特长和人脉资源,分别组建了资料组、宣传组、项目组、后勤组等4个工作小组;大陈镇红旗村的退休老干部作为文化礼堂工作委员会,具体牵头负责礼堂建设各项事务;许多老百姓主动把老物件送到文化礼堂展览。
坚持特色原则。从村庄整体氛围营造,老祠堂、老会堂的修建、修补,礼堂各活动场所标识设计等硬件,内容、活动、展示等软件,都强调突显地域文化特色。把义乌精神、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作为礼堂必要元素。同时,注重挖掘义乌历史文化名人,提炼义乌本地元素。通过文化礼堂建设,各村都挖掘整理了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礼仪活动,赤岸镇三角毛店村六月初六祭谢田公田婆、北苑街道万村六月初六迎萧皇太子、大陈杜门村九九重阳节等。
三、建立健全四项工作制度
简称“12151”制度,坚持“一周一看一问”检查制度,各镇街对辖区内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村每周检查一次,及时解决问题。坚持“两个一”网格化指导制度。确保每个镇街一个指导组、每个村至少一名指导员。坚持“半月通报”制度。要求各镇街每半个月报送一次建设情况,结合实地走访情况,全市每半个月通报一次工作进展。建立“一村一册”台账制度。统一设计制作《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台账》,文化礼堂基本情况、管理制度、工作计划、礼仪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等以图文形式登记在册,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市各文化礼堂情况。
“义乌的实践证明,群众欢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已建成的文化礼堂不仅成为本村老百姓聚集地、精神家园,还吸引了周边村居的老百姓,建文化礼堂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义乌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冬季,义乌,我们走进一家家农村文化礼堂,那里的老物件、那里的老照片、那里的先贤故事;那里童音绕梁的启蒙礼、那里深深鞠躬的敬老礼、那里18岁的成人礼、那里村干部庄严的就职礼……我们心灵浸润,我们融入其中,我们乡愁就此安放,原来这就是我们的根,原来这就是我们的脉,原来这就是数千年来荡气回肠的民族之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走,我们一起去义乌农村文化礼堂——
习礼尽孝
懂礼孝道乌伤流芳
“梦想无大小,实干最重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13年8月8日上午,大陈镇马畈村的文化礼堂里,18名年满18岁的青年整齐地诵读《中国梦》祝辞,声音铿锵有力。这是义乌首家文化礼堂首次活动,礼堂里挤满了前来观摩学习的人群。
礼敬国旗、齐唱国歌、成人授礼、礼敬祖国、礼敬父母、礼敬师长……钱剑文、钱剑武孪生兄弟同时参加了成人礼,他们说这样的成人礼很庄严神圣。
2013年10月12日晚,城西街道桥头村的文化礼堂里灯火通明,桥头村首届敬老节在这里举行。6位90岁以上老人被簇拥上台,晚辈为老人鞠躬、敬茶、穿新鞋、献寿桃寿面,“家有一老犹如一宝”敬老场面温馨感人。习礼尽孝,就这样润物无声地回到身边。
据义乌县志记载: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义乌,皆以孝子故。义乌文化礼堂中,随处彰显孝文化。2013年,赤岸镇三角毛店村,北苑街道万村、曹道村,大陈镇杜门村,义亭镇早溪塘村,苏溪镇胡宅村等文化礼堂相继开展重阳敬老礼仪活动、孝义文化节活动;后宅街道鹤田村将“二十四孝”作为文化礼堂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
勤耕好学
书香满堂向善向上
勤耕好学是义乌人勤劳致富的基石,义乌人自古重视文教,好学向上,学必从优。
大陈镇杜门村,以“书香杜门”为文化礼堂特色,对杜门书院进行重新修缮和梳理,历史沿革、文化古迹、典型人物都在这里进行展示。
城西街道石明堂村挖掘王羲之文化内涵,突出“书画之乡”的特色,邀请当地书画家、诗人云集石明堂村,开展“石明堂村首届修禊节暨第二届书画节”农村文化活动。
义亭镇缸窑村,从北宋开始烧窑制陶,又地处东(东阳)金(金华)古道,为此,他们将一所闲置的旧祠堂改建成文化礼堂,把制陶工艺、陶制器皿等都请进了文化礼堂。
上溪镇祥贝村,地处义西,是浙中西部较典型的农耕村落,如今穿蓑衣、弹棉花、编草鞋等绝活在文化礼堂里得以重现。
各村的文化礼堂都纷纷体现勤耕好学的历史内涵,赤岸镇三角毛店村把厚厚的毛氏族谱进行修订。据考证,三角毛店村的毛氏与江山清漾毛氏同宗同族;考古专家在城西街道桥头村发现距今11000年的早期新石器遗址,文化礼堂将此进行展示。还有大陈镇宦塘村,上溪镇仙溪村,赤岸镇雅端村、柏峰村,佛堂镇盛村、桥西村,北苑街道曹道村,苏溪镇联合村和稠江街道柯村等文化礼堂都展现了特色耕读文化。
刚正勇为
保家卫国勇于担当
义乌系古越之地,有尚武习俗,义乌人生性耿直,宁折不弯。特别是名噪一时的“戚家军”,为平息倭乱作出了不朽贡献,后三千义乌兵又奉调北上,戍边修长城,义乌“兵样”著名于世,流芳千古。
刚正勇为,保家卫国,勇于担当,义乌人永远是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在各村的文化礼堂里都能看到可歌可泣的壮士事迹。
抗日战争时期,稠城街道下娄店村就有21人参战,被称为“革命红色堡垒村”,该村文化礼堂以抗日英雄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本村的红色革命史。大陈镇马畈村远征军特色展陈中的主角之一邵继舜,17岁投笔从戎,参加过淞沪会战,1942年随军队进入缅甸抗日,是参加抗日的中国第一批“远征军”中的一员。赤岸镇鱼曹头村金则讲堂以解放前义(义乌)永(永康)党支部书记陈金则来命名。苏溪镇联合村专设“血色丰碑”展陈栏……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时时谨记历史,勿忘先烈,激励着人们奋发图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诚信包容
义行天下诚信吉祥
笔者在佛堂镇鲁雅村文化礼堂中,看到鲁雅村村史,从内心敬佩义乌先贤的诚信之风。明成化年(1465~1487)鲁雅村原名路下村,始太公在金华至双林寺大路下的吴溪边,搭棚卖茶,有兰溪客商将一“捎马袋”(挎在肩上背的钱袋)遗忘在茶摊上。数天后,兰溪客商回头寻找,太公原物奉还,坚决不要酬谢。此商客传授太公经商之道,由此鲁雅村兴盛。如今,鲁雅村本地居民1675人,外来人口近10000人,是远近闻名的纸箱包装村。
赤岸镇柏峰村文化礼堂中的“四知讲堂”里,叙说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收黄金的先贤故事:西汉丞相之玄孙杨震调任东莱太守,有官吏深夜送黄金,说无人知晓,杨震拒收,指着天地扬声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不知呢?”
诚信仁义就这样成为义乌人的基因,世代传承,如今,150多万外来人口和70多万的本地人一起共同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这其中诚信包容的作用不可少觑。
同样,在农村文化礼堂中,也有许多村突显这方面的特色,江东街道青口村、九联村,佛堂镇倍磊四村、鲁雅村,廿三里街道埠头村、如甫村,稠城街道下西陶村,城西街道桥头村,稠江街道黎明村等文化礼堂都将义乌诚实守信、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进行重点展示。
“也许,我们无法阻止村庄的变迁,但我们可以建起一所所的文化礼堂,收集她的精髓,让她在文化礼堂里栖息并得到传承,滋养人们的心灵,成为百姓的精神殿堂。”义乌市委宣传部部长季金甫用此诗意的语言来阐述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
撰稿:胡 梦 阎智军 江 婷
图片由义乌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