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前程

农林大学“邵志鹏科技服务团”

十年接力 服务三农

  “邵志鹏同志因公殉职十年了,但是我们学校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正继承着他的事业,举起了科技特派员的旗帜。十年来,先后近千人次的科研人员,主动担任科技特派员,以实际行动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着科技力量。”日前,在湖北省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村10组的邵志鹏父母家里,浙江农林大学的鲍滨福教授正代表学校科研人员,向邵志鹏博士家人表示慰问,追授邵志鹏“功勋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并向邵志鹏父母介绍学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发展情况。

农民博士邵志鹏 生命献三农

  2002年,邵志鹏博士毕业后,来到浙江农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作为浙江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和工程学科的负责人,当得知浙江省要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后,他主动请缨到大山深处的贫困山区泰顺县黄桥乡开展科技服务,成为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在泰顺工作期间,邵志鹏始终以科技服务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己任。

  黄桥乡有1.8万亩竹林,办一家竹笋加工厂是当地老百姓多年的夙愿。邵志鹏四处奔波,买设备、找资金、问专家、搞实验……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黄桥乡成为毛竹、竹笋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而邵志鹏博士却在为推进竹笋加工厂发展,前往景宁考察竹笋加工技术的返回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科研人员举旗帜 工作有传承

  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的方伟、桂仁意、余学军等专家,是该校最早派出的科技特派员,为了帮助浙江省遂昌县发展竹产业,他们用仪器对竹林里的土壤进行分析,然后教当地的竹农一些笋竹培育的新方法:给每一块土地开出了 “药方”,详细说明每一块竹林要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组织农户利用自然水源在竹山建造蓄水池,对竹林进行科学的水分定量管理;他们向农民介绍竹林“覆盖出笋”技术,使竹林能够提前出冬笋、多产冬笋……

  遂昌县有农民曾作过详细的分析:没有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之前,大家按照传统的模式种竹子,一亩竹林的年产值最多不过500元;而现在有了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一亩科学经营的竹林,既能采收冬笋、春笋,也能卖鞭笋、毛竹,一年下来亩产值超过5000元是最起码的。

  在邵志鹏精神的鼓舞下,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爱心接力赛没有终点。一个接着一个的科技特派员走出象牙塔,奔赴到山间、田垄和地头,成为邵志鹏式的科技特派员。

农民博士抱成团 服务更给力

  随着教授博士们争做邵志鹏式科技特派员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开始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充分凝聚大家的科研优势,以团队的形式服务地方发展,并形成了一支支“邵志鹏科技服务团”,以博士团队的形式服务浙江三农事业的发展。

  科技特派员严少君在遂昌县推进农家乐发展的过程中,曾经遭遇了很多的问题:遂昌的农家乐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土鸡、冬笋、有机农家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农家乐还带动了遂昌竹碳产品、茶叶等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的销售。随着农家乐产业越做越大,当地现有的高品质土鸡、冬笋、有机农家菜以及各种纪念品,已经难以满足农家乐发展的需要,一时制约了农家乐的发展。

  就在严少君发愁的时候,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亲自组织了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来到遂昌,充分利用学校的各学科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来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专家赵阿勇博士,把自己的山地土鸡优良品种选育项目,放在遂昌的几户农民家实施;笋竹两用林专家金爱武教授带着科研成果来了,迅速带动了当地竹笋产业的发展;遂昌需要发展特色农家菜,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的朱祝军教授来了……

  一个个“邵志鹏”式的科技特派员聚在一起,使得当地单一的农家乐产业,实现了不断的放大,迅速带动了遂昌的养殖、竹碳、有机蔬菜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十年接力成果丰 精神永传承

  为发扬邵志鹏精神,充分发挥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浙江农林大学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每1位省级科技特派员,配备2名校级特派员、3名院级特派员,不仅壮大了科技特派员队伍,而且为优秀特派员的遴选奠定了基础。在团队特派员工作中,实施“首席专家”带“技术专家”的方式,专家与乡镇两级科技人员组成课题组,采取手把手、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本地的科技特派员。

  截至目前,该校已经累计向全省14个县(区)19个欠发达乡镇派驻了132人次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其他各类科技特派员近千人次,连续十年被评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派出单位”,其中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从2008年开始,学校还组建了7个团队科技特派员,围绕欠发达县(区)的木材加工产业、肉牛养殖产业、茶产业、竹产业等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撑,并以法人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与遂昌县开展了全面的科技合作。


浙江日报 前程 00012 十年接力 服务三农 2014-01-06 浙江日报2014-01-0600009;浙江日报2014-01-0600010;浙江日报2014-01-0600011;浙江日报2014-01-0600012;浙江日报2014-01-0600013 2 2014年01月06日 星期一